安康白河公安:深耕社区警务 解决急难愁盼
今年以来,安康市白河县公安局以基层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为抓手,将警力向社区下沉、将警务向一线延伸,持续深耕社区警务,不断筑牢农村社会治安“防火墙”。
打通服务的“最后一米”
社区警务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石,既是治安管理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构朳派出所凉水中心警务室及暖心警务会客厅自投入使用后,就成了社区民警接待服务群众的“窗口”。
7月13日,构朳镇阳光小区住户胡某和楼上的邻居谢某梅因为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就如何赔偿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社区民警了解情况后,在暖心警务会客厅接待了他们。
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在暖心警务会客厅,双方的情绪逐渐缓和下来。社区民警邀请构朳司法所工作人员、高庄村委会干部共同对双方的矛盾进行了调解,通过讲理、释法、说情,让双方很快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今年以来,白河县公安局结合基层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做强做实农村警务室建设,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将辖区分片划分警务区,在相邻村成立中心警务室,按行政村成立农村警务工作站,在景区、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暖心警务会客厅,构建了“警务区、警务室、警务站(暖心警务会客厅)”三级社区警务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目前,全县已建成中心警务室39个、农村警务工作站70个、暖心警务会客厅7个。
扎根基层的“平安岗”
白河县公安局以警务室为核心,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响应快、覆盖广、效率高”的优势,广大社区民警在隐患排查、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展现了使命担当。
7月8日晚,白河县普降大雨,卡子镇凤凰村雨情、汛情形势严峻。卡子派出所社区民警宋凯迅速投入排查险情、疏散群众、安全巡查等工作中。当日21时许,一名在大雨中艰难行走的女子,引起宋凯和同事的注意。
“我家老人还在老房子里,始终联系不上,不知道会不会有危险。”看到民警后,女子焦急地说。
“您别担心,我们马上联系村干部一起过去看看。有什么情况,我们会及时联系您。”宋凯说。
20多分钟后,宋凯和同事到达老人家中,将焦急等待救援的2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当晚,卡子派出所6名社区民警全部下沉社区,配合镇、村干部开展汛情排查、转移受灾群众、处置险情警情等工作。
融入群众、发动群众,白河县公安局各基层派出所依托农村(社区)警务室,第一时间回应群众求助、第一时间参与风险排查、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实现了报警求助“分钟级”响应,筑牢了农村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白河县公安局还在全县发动1000余名网格员、聘请122名警务助理,组建了11支“钖城义警”队伍,将群防力量融入社区警务。夏季行动以来,全县社区民警累计化解各类险情、警情20余件。社区警务正成为白河公安工作扎根群众的“平安堡垒”。
群众信任的“和事佬”
在卡子镇陈庄社区,“有事找小王”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居民口中的“小王”,是卡子派出所陈庄警务室民警王永敏。陈庄警务室负责陈庄、凤凰、药树三个村的社区警务工作。王永敏每周定期在警务室值守。东家长、李家短,哪里有纠纷、哪里有矛盾,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和群众接触多了,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近日,卡子镇药树村居民邹某和陈某因土地界畔归属问题发生争执。邹某一气之下将陈某门前的林荫路面损坏,给陈某出行造成不便。陈某也将邹某栽种的果树损坏,双方矛盾加剧。王永敏得知情况后,立即联合镇司法所、村组干部组成调解专班,以案释法,对双方进行了调解。经过劝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白河县公安局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民警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把社区民警培养成矛盾调解的行家里手,依托“公安+”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对农村地区常见的婚恋、债务、家庭等纠纷,白河县公安局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夏季行动以来,全县社区民警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社区民警首次介入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记者 陈洪钧;通讯员 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