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商洛市商南县人民法院金丝峡法庭开展司法服务侧记

秀美金丝峡边,有一道靓丽的法治风景线——商洛市商南县人民法院金丝峡法庭。作为群众身边的基层司法机关,金丝峡法庭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诉源治理工作探索与推进,把为民办实事落实到深山峡谷每个角落。

法庭+“双调解” 弥合邻里情 

9月20日,金丝峡法庭联合社区调解组织和特约调解员,成功调解了一起邻里多年的林地纠纷。

冀某某与邻居屈某因林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纠纷,社区处理后,冀某某对社区处理意见有异议,遂向法庭递交了诉状。法庭受理后,法官发现双方多年来因林地界线争议积怨较深,该案不适合直接开庭审理,在征得冀某某同意后,将该案推送至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并委托社区干部担任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当调解员在案涉林地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时,双方再次因林地权属问题发生激烈言语冲突。法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参与调解,缓和双方情绪,与调解员商定调解方法,邀请双方亲属、老支书、知情邻居一起协调,分别与双方交谈,告知其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利弊,促使双方能心平气和沟通。经过3个多小时疏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对社区调委会现场划定的林地地界表示认可。冀某某当场撤回起诉,案结事了。

法庭+互联网 跨地快解纷 

冀某在聂某处定做广告牌、展板等,费用合计13376元,经聂某多次催要,冀某陆续支付了9000元,剩余4376元久拖未付。8月22日,聂某诉至法院。

金丝峡法庭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电话询问得知冀某在外地务工,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回,遂向冀某释法明理,阐明利弊,指导冀某通过互联网参与庭前调解。

调解当天,承办法官通过微信群,组织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诉求。最终,在承办法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承办法官当即通过微信向双方送达了法律文书。

“我人在外地,如果要到庭应诉,光路费就要花一千多元,成本太高。现在通过网络就能处理案件,真是太方便了。”被告冀某满意地说。

法庭+“两所” 止纷于庭前 

“舒庭长,所里明天上午处理一起打架纠纷,两人均是67岁的老人,我们之前和双方子女进行了沟通,但双方矛盾较深,意见分歧也大,想邀请法庭和司法所一起处理。”9月5日一大早,金丝峡法庭工作人员接到了金丝峡派出所民警打来的电话。在详细了解基本案情后,金丝峡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启动“一庭二所”联动模式,联合调解此纠纷。

据了解,双方当事人系邻居,因土地问题积怨较深,争吵后引起厮打,双方均有受伤。李某甲花去医疗费1.7万余元,李某乙花去医疗费5000余元。因双方年龄较大,考虑到双方身体状况,联调组织联系双方儿子到场代为处理。短暂商议之后,联调组织通过“背靠背”调解方式给双方做工作,最终稳定了双方情绪,李某乙儿子表示愿意承担双方医疗费差价的一半,并当场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支付了6000元赔偿款,矛盾得以化解。最后,双方儿子表示会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不再纠结过往恩怨,并对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由衷感谢。

(李胜利 王烜 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