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洛南“1999·11·12”持枪抢劫杀人案侦破纪实
“这事过去20多年了,我以为我们当时做的祸事没人知道,真想不到还是被警察找着了。我坦白,做了违法的事,很后悔!”2022年11月19日,潜逃23年的持枪抢劫杀人主要犯罪嫌疑人井某选在陕西咸阳被抓捕归案。审讯中,井某选避重就轻、负隅顽抗,在与洛南警方5个多小时“较量”中败下阵来,他是洛南“1999·11·12”案件中最后一个交代犯罪事实的命案嫌疑人。
23年前,井某选与玩伴井某武和井某武的叔父李某强、李某建,以及表兄弟井某军、井某战6人在抢劫洛南县原驾鹿乡三套沟淘金池(氰化池)吸附黄金的锌丝时,持枪将该淘金点负责人廖某固杀害,后与其他作案成员一起消失在茫茫人海……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2022年11月中旬,随着6名行凶者的相继落网,洛南“1999·11·12”积案终于画上了句号。这起命案积案的胜利告破,告慰了被害人及家属,慰藉了历任办案民警,伸张了公平正义,维护了法律尊严。
2022年11月19日,专案组在咸阳警方配合下,成功将犯罪嫌疑人井某选抓获归案。
发案:夜幕下的枪声
挖矿,碾金,淘金,在秦岭山中由来已久。
1999年11月11日深夜,夜幕下的秦岭山中万籁俱寂。在秦岭腹地一个叫三套沟的地方掘金的四川小伙李某华半夜起来小解时,突然发现距离自己不远的淘金池有异动。李某华急忙返回庵子(工棚),准备将情况告知老乡陈某涛、陈某洪时,一把一尺多长的枪头抵在了他的脑门。
“不许动,识相点!再动要了你的命!”刚跨进庵子的李某华被一个身材魁梧蒙着面、手持着木棍,和另一个身材瘦小未蒙面、拿枪顶在自己头上的男子吓住。蒙面男子随即打开手电在工棚内一番照射,将熟睡中惊醒的陈某涛、陈某洪等人的衣服和鞋子扔出棚外,与持枪男子压低嗓门喊着:“识相点,谁动就要谁的命!”两名男子凶狠地对不听“招呼”的人施以棍棒和拳脚后,直奔棚外的淘金池。
此时,李某华、陈某涛、陈某洪等人已经意识到,他们遇到了劫匪。而这样的事情,同一时间发生在三套沟掘金的另外几个庵子里。慑于劫匪的暴力,庵子里的民工都不敢出棚张望,只有淘金点的工头廖某固与劫匪展开了生死抗争。
随着一声枪响,廖某固倒在了血泊中,三套沟掘金场在夜幕下再次静谧。之后,劫匪捞取了淘金池内用于吸附黄金的18公斤、价值4000余元的锌丝后,消失在夜色中。
疑惑:真凶逃向何方?
在案卷封面上,“三套沟(又名北平沟)11·12持枪抢劫杀人案”赫然在目,泛黄的内页上手写的询问笔录清晰可见,当年参与该案件现场勘查、询问的洛南县公安局青年民警王毅、雷龙、樊有宏、田麦计等人现已走上刑侦大队领导岗位。但他们对这起案件的侦查细节记忆犹新,或许这正是他们有案必破的信念所在。
“受当时通信、交通等条件限制,案发3个多小时后才接到报警,几十名刑侦民警赶到现场时已近拂晓,嫌疑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毅介绍,到达现场后,带队领导快速组织大家展开现场警戒、勘查、信息核查和线索摸排工作。
“现场并无打斗痕迹却致1人死亡,死者面部被人用自制猎枪打穿,死状惨烈。尸体周围的血迹中散落着铁砂和1枚弹壳,我们及时对现场可疑物证进行了提取。”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樊有宏讲述案发现场。
洛南“1999·11·12”持枪抢劫杀人案卷宗显示,这起命案的第一报警人叫何某牛,第一目击者叫高某长。他们都是当地人,也是该掘金点(坑口)的老板。在三套沟的掘金点上,另外还有一个坑口老板叫郑某时,也是当地人。他们相距不到百米,分别经营着各自的金矿坑口和淘金池。
事发当晚,何某牛并未在淘金点工棚,而是在数公里外的家中。高某长、郑某时则与坑口的工头和民工在此休息。何某牛作为第一报警人,是因为被匪徒枪杀的人是他雇的工头,淘金池内被盗走的锌丝也数他最多。民工们第一时间徒步向他反映了淘金池被抢劫情况。
办案民警通过对目击者和现场民工的仔细盘问,逐一排除了现场人员的作案可能。那么,凶犯来自何方?作案后又逃向了哪里?
搜索:半山腰的蒙面布
为了尽快发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办案民警用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办法,把所有进出案发现场的羊肠小道作为排查重点,进行了地毯式搜寻。
“当天上午,我们在距离案发现场北侧不足500米远、荆棘丛生的半山腰发现嫌疑人的行动踪迹。凶犯在逃窜中将4块蒙面布和自制的‘手雷’丢在了那里。那条山路是通往渭南市潼关县辖区的捷径,翻过山梁就是蒲峪。”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老民警程军回忆物证搜寻时说,警方以此断定该起案件系团伙作案,嫌疑人在4人以上。此后,洛南民警在没有线索来源、缺乏技术支撑、凭借经验工作的情况下,迅速将侦查重点放在了潼关县蒲峪一带。历年来,专案组侦查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追凶:二十余载锲而不舍
“此案办理可谓大海捞针。在蒲峪坚守20多天,我们几乎每天要徒步数十里山路查找破案线索,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但这些都改变不了我们侦破案件的意志和决心。”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雷龙介绍,为获取破案线索,办案民警通过乔装打扮,与有劣迹的重点人员交谈,将当地的涉矿案件翻查了一遍又一遍,对洛南、潼关、灵宝矿区的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男子进行了筛查甄别,累计落地核查线索上百个近千人,所获却是微乎其微。
当时办案并无DNA技术支撑,利用大数据更是想都没想过。“1999·11·12”案件发生后,洛南警方围绕此案做了大量调查,受制于当年的刑侦手段和技术条件,此案迟迟未能锁定嫌疑人。但随着公安机关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刑事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现场采集的原始物证成为破获此案的关键。
发力:大数据锁定真凶
2020年,在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洛南县公安局局长秦立争在与刑侦民警座谈中,获悉“1999·11·12”案久侦未破后,随即指示刑侦大队对该案物证重新整理,依托公安大数据迅速展开命案积案攻坚。
2021年末,专案组从当年保存完整的现场物证中提取检材,在省公安厅技术总队支持下,通过对犯罪嫌疑人遗留的4块蒙面布上的微量生物等检材鉴定,最终成功比对出在洛南县巡检镇居住,现年60周岁和52周岁的男子李某祥、李某建兄弟二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2022年下半年,洛南警方在市局刑侦支队、合成作战中心等部门精心指导下,将走访摸排、情报研判、刑事技术等传统侦查手段和新技术手段相结合,围绕李某祥、李某建家族成员展开秘密调查工作。警方进一步锁定了其入赘潼关的哥哥李某向(已故)的家庭成员,并迅速掌握犯罪嫌疑人李某祥、李某建以及李某向家属井某武、井某军等人的活动轨迹。
2022年11月15日,工作专班在洛南县公安局局长秦立争、政委王维的组织指挥下,分组展开集中收网行动,一举将涉案嫌疑人李某祥、李某建抓捕归案。经突审,二人交代,1999年11月11日,他们伙同侄子井某武、井某军,以及井某战、井某选,在持枪抢劫洛南县原驾鹿乡桃坪村三套沟淘金池锌丝时,用猎枪将廖某固杀害的犯罪事实。
2022年11月19日,洛南“1999·11·12”持枪抢劫命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井某选被押解回洛南。
抓捕:合成作战显神威
在接下来的抓捕行动中,洛南县刑侦大队长王毅所在的“九品捕头”微信群发挥了关键作用。
“九品捕头”微信群是全国公安机关区县级刑侦大队长工作交流群。王毅通过在微信群紧急呼叫,迅速与相应的区县刑侦大队长取得联系,并获取了他们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获得了兄弟单位协助。
在兄弟单位紧急协助下,现年46岁的犯罪嫌疑人井某武、井某军分别在江苏苏州、山东青岛落网。
2022年11月17日,专案组成员在四川成都及广安警方的紧密配合下,成功将现年47岁的犯罪嫌疑人井某战抓获归案。
11月19日,专案组成员在咸阳警方的紧密配合和市局合成作战中心精心指导下,成功将现年50岁的犯罪嫌疑人井某选抓获归案。
至此,洛南“1999·11·12”持枪抢劫杀人案6名作案成员悉数落网,命案告破。
忏悔:从抗拒到坦白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李某祥、李某建、井某武、井某军相继交代了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井某战、井某选在负隅顽抗后也最终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据李某祥等人交代,1999年,他与潼关籍侄子井某武、胞弟李某建投资6000余元,合伙承揽驾鹿当地某金矿坑口掘矿淘金营生,结果赔了个精光。于是,3人形成了前往三套沟偷盗、抢劫他人淘金池锌丝的共识,并为此进行了精心谋划。
此后,井某武联系到井某军、井某战、井某选参与进来。行动中,他们分工明确,由4人负责对在工棚里休息的民工进行震慑,2人负责在淘金池盗窃锌丝。不料6人在盗窃中被人察觉,场面失控。当有人出面制止他们的不法行径时,携带枪支的井某选便朝此人开了枪。之后,他们拎着到手的锌丝,快速逃离了现场。6名犯罪嫌疑人顺手将蒙面布和未使用的自制“手雷”丢弃在了逃窜途中。
逃脱后,嫌疑人井某武将抢夺来的锌丝在家中提炼后变现,向其他5名嫌疑人分发了这笔赃款。
得知因抢劫伤了人命,这个作案团伙从此过上东躲西藏,一见警察、警车、警灯就心里害怕的生活。交代犯罪事实后,他们有的如获重释,表示忏悔;有的张大嘴啼哭,悔过悔恨……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严惩。
(李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