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之花在旬河畔绽放 ——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商洛市镇安县罗家营村

6月15日,雨后的商洛市镇安县罗家营村,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路面显得格外干净,醒目的法治文化宣传栏随处可见。文化书屋进了村、村规民约上了墙,走在这个坐落在旬河畔的村庄里,记者看到的是罗家营村如花园般秀丽。

伴随着悠扬的旋律,71岁的退休老教师周华裕唱起新排练的歌曲,歌词描述了村里发生的新变化。2023年1月,罗家营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从过去的环境脏乱差,到如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显现、人人安居乐业,罗家营村变化的“秘钥”是什么呢?

把普法工作融入生活

罗家营村距镇安县城35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471户1516人,汉江支流旬河穿境而过。2019年以来,罗家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坚持民主自治,严格依法管理,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在村里住了几十年,感觉村子一年一个新变化,如今更是环境优美、邻里和睦。”今年68岁的村“五老议事院”院长、“法律明白人”赖明政说。作为“法律明白人”,赖明政说要把更多的法律知识讲给大伙儿听。“大家都听说过最近有很多老年人被骗了,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被人忽悠着用养老钱买了假冒的保健品,这是最近比较常见的诈骗骗局之一……”在“围炉夜话”上,赖明政认真地给村“两委”成员、网格员、村民代表讲着防范养老诈骗法治课。

2019年以来,罗家营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认识到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五老议事院”、“和为贵”调解室等村民议事机构,听取村民意见,倾听党员群众声音,采纳党员群众建议,助推民主法治村建设。罗家营村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不断提升村级管理服务水平,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促进村级各项事务和谐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普法规划,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把普法工作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让村规民约焕发能量 

为切实解决村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罗家营村严格落实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治,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罗家营村坚持普法先行,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大村组干部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持续提升干部群众法治素养。结合“送法进乡村”活动,罗家营村深入农户开展法治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向农户宣讲宪法、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

罗家营村实施红黑榜公示和表彰奖励机制,用村规民约引导、约束、规范村民行为;针对村民“打官司”的意识有所提高但缺乏法律法规知识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村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

“如今有了矛盾纠纷,大家都愿意去‘五老议事院’、‘和为贵’调解室进行调解。经过他们调解,矛盾纠纷准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道德模范刘宏祥高兴地说。

说起罗家营村的变化,村民刘建东深有感触地说:“健全规章制度、依法办理各项事务、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律意识,这些举措与乡村振兴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也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树立文明新风‘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村规民约,‘规’出了乡风文明好景象,‘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罗家营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生活和村干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村民自治格局已悄然形成。

用法治思维推进治理

村规民约不仅要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要融进村民的心里。为保障村规民约顺利执行、不流于形式,罗家营村按月开展检查评比,将检查结果纳入红黑榜予以公示,将勤劳致富、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的正面典型纳入红榜,作为村民学习的典范;把违反村规民约的负面典型纳入黑榜,揭短亮丑。罗家营村在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让村级权力放到老百姓眼皮底下运行。

罗家营村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红十条”、“五老议事院”、“和为贵”调解室等载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托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罗家营村通过聘请执业律师为村法律顾问,培养“法治带头人”2名、“法律明白人”11名,引导村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并发挥人熟地熟优势,通过一个人影响一个网格、一条巷道、一个村组。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罗家营村共走访群众15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2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进一步夯实了乡村依法治理根基,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形成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村风。

如今的罗家营村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民主法治成为强村富民的普遍共识和行为习惯,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罗家营村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村干部依法管理村务的能力,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让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法治之花在旬河畔绽放,为法治乡村建设增添了助力。

(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