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守护创意 保护权益

4月24日,商洛市商州区商鞅广场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周”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展台上,仿冒的“蓝月亮”洗衣液与正品仅有一个字母之差;某知名白酒的防伪标识在紫外线灯下显现真伪特征……这个精心设计的“辨真伪”互动环节引得群众驻足围观、积极参与。

这场由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的沉浸式普法活动,生动展现了秦岭南麓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商洛中院立足审判职能,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协同保护、多维宣教”的“三位一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惩侵犯企业知识产权行为,不断探索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新路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党建引领 锻造专业队伍

4月24日,在商南县富水镇的千亩茶园里,一场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商洛中院民三庭的法官们手持印有“商小知”普法标识的宣传手册,与茶农、茶企代表深入交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以前只知道埋头种茶,现在才明白商标就是产品的‘身份证’。”一位茶企负责人感慨道,“有了‘沁园春茶’这个商标,我们的品牌价值会不断提升。”

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审判团队,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提升深度融合,打造出“知慧商法”党建品牌。在“红色基因赋能营商环境”系列活动中,青年法官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在革命旧址研讨涉企案件审理要点。“我们把支部建在知识产权审判一线,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商洛中院民三庭负责人李楠表示。

同时,该团队还创新打造了以獬豸为原型的普法卡通形象,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商标碰瓷陷阱”“网络诈骗套路”等生动案例,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故事,使法律知识更好理解、更容易被接受。2024年,该团队累计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项活动30余次,举办“以案说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特色普法活动20余场,有效提升了基层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协同共治 织密保护网络

4月26日,某酒厂负责人将一面印有“秉公护知产  铁腕守原创”的锦旗送到了商洛中院。该企业曾因商标被侵权导致仿冒品在市场泛滥。法院及时裁判并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办案过程中,主审法官邀请行业协会参与调解,通过圆桌会议既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又促进了产业规范发展。这起典型案例的背后,是商洛中院精心编织的协同保护网络。

商洛中院始终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通过构建协同保护网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该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三合一”制度优势,精心打造司法精品案例,先后发布20件典型案例,充分展现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在机制建设方面,该院创新推进县区“一站点一中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与市场监管、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合签署《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常态化共享。3年来,商洛中院累计出台5份合作文件,开展10余次专题座谈,组织20多场宣传活动,为创新主体营造了更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文化浸润 培育创新沃土

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前夕,商洛中院与商洛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活动方案,部署开展“十大主题活动”,包括庭审观摩、案例发布、志愿服务等。这场覆盖全市的宣传攻势,在秦岭腹地掀起了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热潮。

“我现在明白了知识产权保护不只是法律条文,更是守护我们饭碗的金钥匙。”参加普法活动的茶农陈女士说。茶农朴实的认知转变,正是司法保护成效的最好注脚。数据显示,近3年商洛全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97件,妥善审结了涉及多个知名品牌的系列侵权案件。

从秦岭南麓到丹江之滨,司法保护的阳光雨露滋润着创新的种子。“商洛中院将继续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严惩侵权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商洛中院副院长陈彩喜表示。(通讯员 柯妍;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