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公安局四皓派出所:延伸警务触角 做好便民服务
“中间铺一条小砖路,地界划清了,锄草、摘菜都方便,再也不怕谁撞倒谁的菜架了。”洛南县公安局四皓派出所民警王迪对身旁的白红英、李新俊说。一起因地畔引发的纠纷,就此画上了句号。
9月5日,在洛南县四皓街道白川社区的菜地里,王迪将手中的“解忧”工作纪实本装进随身带的警务背包。
这一幕,是四皓派出所推行“全科警务+背包警务”基层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按照商洛市公安局便民服务“解忧”实践活动要求,四皓派出所为每名社区民警配备了警务背包,里面装着平板电脑、“解忧”工作纪实本等,要求民警每周至少一次背着背包深入基层,访民情、化矛盾、解民忧、办实事。
这个背包里不仅装着民警为民服务的初心,也装着百姓的急难愁盼。
四皓街道阳光庭园小区里,73岁的尤凤香拉着王迪的手说:“前天见你来社区,我就随口一提,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帮忙解决了。”
尤凤香从洛源镇搬来后,独自照看孙子。平日里,她捡拾些纸板、饮料瓶,换点零花钱。因为屋里空间小,她将这些物品堆在楼道,惹得邻居不满。王迪得知后,先找来废品回收人员回收堆放的物品,又与老人拉家常,细细解释废弃物堆放的安全隐患,劝她今后及时处理废品。临走前,王迪在“解忧”工作纪实本上认真记录,还和物业约定:“以后,尤阿姨要卖纸壳,咱们多搭把手。”
警务背包里的纪实本,记下的不只是问题,还有对群众的牵挂。
四皓街道柳树洼村的张宝君与张宝民是堂兄弟。他们两家共用一道老院墙。今年7月,张宝民修新房,想将房屋与共用院墙相连,遭到张宝君的反对。派出所民警闫谞走村入户时,察觉到这起纠纷可能会升级。
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先“背靠背”倾听双方诉求。随后,他又请来弟兄俩的娘家舅,一起回忆过往的亲情往事。当弟兄俩红了眼眶,闫谞从背包里掏出“解忧”工作纪实本,提出“各自退50厘米,推倒旧院墙、各自建新墙”的建议。看着本子上清晰的方案,兄弟俩握手言和,在调解书上签字。
今年3月的一天,在洛南县现代综合物流园中药材集散中心施工工地,项目警长宋婷、韩达背着警务背包走访时,碰到村民赵松民、赵水民兄弟俩在阻拦施工。原来,项目施工挖倒了赵家地里的6棵柏树,双方因赔偿问题僵持不下。
“施工方未提前与你们协商确实有错,可你们阻拦施工影响进度,对方也有权提出赔偿要求。”宋婷先摆法理,又讲情理,“洛南县现代综合物流园中药材集散中心是全市重点项目,建在咱社区,今后说不定还和咱家生计相关呢!”一番话让兄弟俩态度松动。随后,宋婷、韩达将双方当事人请到派出所调解室,现场签订赔偿协议,项目很快恢复施工。
“便民服务‘解忧’实践活动方便了民警处理警情,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四皓派出所所长孟文锋说。截至目前,民警背着警务背包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进项目、进院落、进农户,累计征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21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7起,帮助解决疑难复杂问题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