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公安局推行“十防”工作法 点亮夏季“平安灯”
“警灯一闪,又酷又飒!”“这安全感直接给我拉满了!”这些来自市民朋友圈和视频号的频频点赞,是韩城市公安局开展“十防”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夏季行动”以来,韩城市公安局以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出发点,发挥“公安大脑”优势,按照“立足防、超前治”的原则,做精做实做细 “十个防范”,聚力“除险保安”,争当平安建设排头兵。
防事故。采取“突击式”“地毯式”“拉网式”等方式,以查违规、督处罚,查隐患、督整改,查制度、督落实“三查三督”为重点,紧紧围绕交通安全、安全生产、寄递物流、公共安全风险等方面,全面开展清查整治工作,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业场所、清除一批治安死角盲区,整治一批交通违法行为,达到“查处一人、警示一群、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检查各类场所1637家(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138处,查处酒驾41起、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252起、货车超载98起,其他交通违法114起,扣留二三轮摩托车59辆。
防轻生。针对夏季警情特点,由公安牵头,联动宣传、教育、司法、住建、卫健等部门及各镇办,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当面谈话等方式,突出抓实重点人群风险隐患防范,严格落实分类管理、风险评估、处置化解等日常监管措施,扎实做好预防和减少轻生案(事)件发生。
防溺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配合镇办、教育、水务、河务等部门,建立水域台账,逐一明确各类水域、易溺水风险点的安全管理责任,设立安全警示牌,加装防护栏等措施,筑牢责任、思想、巡查“三道防线”。发挥社会救援队伍等作用,多方联动形成整体合力,确保遇有事故,迅速集结、快速救援。
防坠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配合住建等部门,重点加强对高空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是否违规作业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召开警示教育会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未经培训合格的高空作业人员要求一律不得上岗,共同维护“头顶上的安全”。
防滋事。全面深化“交巡所合一”的巡防处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着力打造“八纵八横”15个防控区域58个网格化巡防新机制,组建15支义务巡逻队、568名红袖标开展群防群治,全面加大对夜间经济繁华商业圈、广场、夜市、烧烤摊点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逻密度和频次,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炸街”、酒驾等违法犯罪行为“精确制导”,确保快速反应、快速出警、快速支援、及时处置。
防欺凌。全市127所校园警务室按照“1名民警+2名辅警+N名治安志愿者”模式开展日常运作,全市320名校园安保人员通过开展分批次的业务技能培训,全部持证上岗。全面加大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对涉校警情和案件一律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办”的“四个优先”制度,露头就打、查办到底,全力捍卫校园及师生安全。
防纠纷。以全市70个警务室、128个警务工作站为依托,在全市推行网格化管理, 通过“小院恳谈会”“走进群众家”等多种形式,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全面摸排邻里、家庭、债务等领域矛盾纠纷,并以“四联调解”为载体,创新工作防范,推行“错时工作制”,将调解阵地前移至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依法化解,有效避免 “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防偷盗。根据在建、已建、老旧小区等不同特点,对全市600多个小区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逐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实现智慧警务全覆盖;对全市小区、商场、校园等周边主要街道、重点路段进行勘查踩点,推动“雪亮工程”建设提档升级;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强化风险管控,预防减少各类案事件发生。
防电诈。市局反诈中心线上以网格员、治安员为中转站,逐人逐户密织社区“反诈网”,线下利用反电诈宣传车、刊板展示、发放宣传彩页、宣传扇面、抖音等多种方式,向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惯用手段、防范常识等,面对面指导市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5000人(次),深入企业、社区等召开防范电诈培训会15余场,向群众传递防诈“最强音”,共筑反诈“新护盾”。
防灾害。成立防汛抗旱工作指挥部,健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方案,组建100人的抢险救援应急队伍,确保快速响应。积极与气象、交通、水利等部门保持信息互通互享,及时掌握、研判可能发生的洪涝地质灾害,提前预知预警预防。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趁灾盗窃、抢劫、诈骗,破坏电力、公共设施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通讯员 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