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理情相融合 刚柔化纠纷——新区审判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

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爱如山一般雄伟,深沉而伟大;母爱似水一般柔和,温和而细腻。感恩父母为子女忙碌操劳一辈子,感恩父母为子女精疲力竭一生,兄弟姊妹之间更应常念手足之情,常记剪不断的手足情深,割不裂的血脉相连,钱财终乃身外之物,彼此应当放下无谓的猜疑和戒备,彼此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共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段话是新区审判庭焦志成法官在撰写一起继承纠纷案件时写进裁判文书中的肺腑之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部分,让当事人的诉求合情合理得以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纠纷既有复杂情感的交织,又有家庭财产关系的融合,该类案件的处理中就更要把握法理情的融合与尺度。因这起中的原、被告双方系亲属关系,有剪不断的血缘亲情,如果单纯对遗产进行裁判分配,势必会造成其他亲属之间更深的矛盾,不利于以后的相处和亲情的延续。办案法官在详细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原、被告矛盾积累日久,难解心中怨愤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后,为彻底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在审理查明的基础上,从亲情伦理为出发点,凝练出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传统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和谐“友善”进行释法说理并写入裁判文书内双方在依法处理好财产关系的同时,能够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互相体谅、友爱互助,和谐的家庭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新区审判庭一方面积极探索高度重视司法裁判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为善行者撑腰,让失德者失利,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有效结合案件特点,充分发挥了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彰显刚性司法柔性的一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