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岐山县蔡家坡镇五星村,27岁的李航飞与亲生父母相拥而泣。这场迟到了23年的团圆,在民警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李航飞在4岁时走失,岐山警方始终未放弃寻找。今年,岐山警方借助AI人像比对和DNA比对,让李航飞得以跨省认亲。
近年来,宝鸡市公安局从群众需求出发,推动警务前移、数据赋能、机制重塑,把“预防警务、主动警务”落在实处,为群众筑牢信得过、靠得住的安全防线,全市打击传统侵财案件破案率持续提升。在全省2024年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中,群众对宝鸡市公安系统满意率达99.57%。
前移警务重心 织密安全防线
5月,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迎来樱桃采摘高峰,人来人往、交易密集。与往年不同的是,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神农派出所将警力前置,在田间市场联动巡逻、设立流动警务点,联合村、组力量织密“防盗网”,调顺“人情账”。果农刘发财说:“看到警察在果园边一走,心就踏实了。”
校园安全同样受益于“预防警务、主动警务”。7月21日,宝鸡高新中学工作人员杨平介绍,宝鸡高新中学设立“校园安全超算中心”,学生喊一句“老师”,即可联动定位、喊话、处置,在校园欺凌高发的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形成“智能感知网”。
类似的“前端感知”“主动防范”机制,在宝鸡市并非个例。近年来,宝鸡市公安局持续推进治理理念转变,特别是坚持“派出所主防”,推动派出所规范运行“两队一室”,落实“一管三防”职责,构建集预警、识别、干预于一体的智能防控网络,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快处置”。
紧盯风险节点 筑牢治理根基
平安建设,要盯好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宝鸡市公安局把风险感知能力建设放在核心位置,向难点发力、向关键聚焦。
244国道宝鸡段是全省危化品运输要道。宝鸡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打造全链条监管平台,实现18家企业、2074辆车辆、1650名驾驶员的全量数据可查、闭环管控。检查站每日逐车核查,交通绕行信息实时推送,雨雪等特殊天气调度响应机制运行良好。
面对城区轻微交通事故占比高、处置慢、堵点多的现实,宝鸡市公安局主动拆解问题:一方面,研发“一心一e”视频快处系统,轻微事故可远程定责、就地调解;另一方面,交警部门科学优化交通组织,提前干预拥堵点位,推动“四项交通指标”持续下降。
治理成效的背后,是机制硬度和队伍韧性的双重保障。近年来,宝鸡市公安局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探索实施“五个到一线”工作举措,在党建引领、考核激励、宣传引导、表彰褒扬、关心关爱等方面系统发力,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与内生动力,催生新质战斗力。
厚植服务理念 赢得群众口碑
营商环境的温度,体现在一个个细节里。近年来,宝鸡市公安局坚持向服务型警务转变,把企业发展、群众关切作为警务发力点,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在陇县,公安干警护航项目发展。“我们探索推行‘项目警官制’,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名民警、一名科级干部,全流程跟进、全过程服务,从前期选址、施工保障到建成投产,‘一对一’提供服务保障。”陇县公安局局长窦军红说。
陇县公安局东风派出所所长杨晓东对此体会深刻。派出所干警常年驻守在项目一线,在板房里设立“警务工作站”,调解征地纠纷、处理工资争议、排查盗窃隐患、护送大件运输。“我们不是等着出事再补漏,而是把警务前移、把问题想在前头。”杨晓东说。
杨晓东曾三进村庄,推动陇县某乳业项目顺利复工;光伏场区电缆被盗,民警靠一截塑料锁定跨省盗窃团伙;羊肚菌运输受阻,陇县警方深夜调度开通绿色通道……
同时,陇县公安局制定“负面清单”,严禁民警参与企业经营行为、接受吃请回扣,做到“亲而有度、帮而不扰”,守住规矩、守牢口碑。
“群众在哪,警务就服务到哪。”如今,从重点项目到农户生产,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宝鸡公安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服务做出了温度。平安不仅体现在数据指标里,还写在群众心头。
宝鸡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晓军说,下一步,宝鸡公安将在维护安全稳定、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平安宝鸡建设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