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公安:织密夏夜平安网

编辑:王甜 发布时间:2025-08-05

图片

7月29日,夜幕降临,山阳县的夜宵摊点渐显热闹,巡逻警车的警灯与商铺霓虹灯交相辉映;街道公园里,民警巡逻的身影不时出现——这是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中,山阳县公安局为守护群众安宁的日常画面。山阳公安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用看得见的举措、摸得着的成效,为夏日里的山城织密平安防护网。

全程发力 拧紧责任链条

“夏季治安整治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层层压实责任。”自行动开展以来,山阳县公安局已先后4次召开党委会、部署会和推进会,将任务细化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构建起“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总责包片抓、警种协同推、基层具体干”的责任体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山阳公安同步启动“下沉督导+动态问效”机制,抽调机关骨干警力下沉派出所,充实一线,局班子成员分片挂钩基层所队开展精准督导,警务督察部门则采取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多轮督察。重点事项点对点督办,问题整改做到“不过夜”。“下沉督导+动态问效”机制让整治行动落在实处、干出实效。

  打防结合 织密安全防线

“消防器材该检修了,这是整改通知书。”7月29日20时许,在山阳县城的一家夜宵店,民警正在开展治安隐患排查。夏季以来,山阳县公安局聚焦“九小场所”、夜宵摊点、景区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用“日常检查+突击清查+错时抽查”的组合方式,对安防设施等关键指标逐项核查,截至目前,已检查行业场所580余家次,整改安全隐患130余个。

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在街头,城关派出所、巡特警大队、交管大队的警力已整合为巡逻力量,划分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巡逻,开展“车巡+步巡+视频巡”立体防控模式。据统计,通过动态巡逻防控,已联合抓获流窜作案嫌疑人17人,破获各类案件28起,现行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陌生链接别点,夏季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大家多留心!”在乡村集市上,民警用“大喇叭”开展防骗宣传。为筑牢源头防线,山阳公安已深入村组社区开展“五防”宣传460余场次,“大喇叭+微信群+现场答疑”的“平安课堂”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他们还针对性制作推送夏季风险警示素材,提升群众防范意识。

此外,246个智能移动终端配备一线,道路交通监控补光灯完成排查,对讲机全部更新换代,数据建模专班精准锁定线索……在科技支撑下,山阳公安推行“所队捆绑作战”机制,实现“接警快、研判快、抓捕快、挽损快”,截至目前,已侦破刑事案件70起、查处治安案件87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34人,为群众追回财物160余万元。

多方联动 提升处警效率

“消防通道不能堵塞,我们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一起督促整改。”7月29日,在一处商圈,民警正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联合检查。

为打破部门壁垒,山阳县公安局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镇办村社等单位搭建起“信息互通、线索互移、隐患共治”的协作平台,已整改跨部门隐患20余处,形成“1+N”联防联控合力。

针对夏季防汛、消防安全等风险点,一场场“实战化+场景化”应急演练在城乡开展。“模拟警情发生后,各部门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全流程提升应急能力。”治安大队负责人毛俊杰介绍,目前已联合开展演练40余次。与此同时,由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平安巡防队”活跃在社区街巷,他们既开展法律宣讲,又收集群众线索。通过“群众报线索、公安快处置”机制,让矛盾纠纷摸排、隐患排查更高效。

“有了矛盾纠纷,民警上门就帮我们调解好了。”说起派出所的服务,居民王先生点赞道。在整治行动中,山阳县公安局依托“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宣传活动,走访采集重点要素信息,动态更新警务平台数据,让管理更精准。同时,山阳公安先后召开27场座谈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提意见,收集的建议已逐一整改;“背包警务”送法律、解诉求,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此外,山阳公安还建立了“一企一警”机制化解涉企纠纷;旅游高峰期间,景区周边警力强化值守,随时为游客提供帮助。


来源:西部法治报 点击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