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六一:满腔热忱做群众“贴心人”

编辑:王甜 发布时间:2025-05-06

图片

6a27e760dd2d961283221372c93ae705_30508603_tp_1746023794354_b.jpg

姚六一与钟楼社区的老人拉家常。刘攀峰 摄

“咱家六一”,这是社区居民对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姚六一的亲切称谓。

4月24日,在钟楼小区,身着警服的姚六一正协助工作人员修剪枯枝。他有条不紊地引导行人绕行,顺手将随意停放的电动车挪到合适位置,念叨着“别挡了大家的路”。一路上,“姚警官”“六叔”的招呼声不断,居民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社区警务室里,一面墙上挂满了姚六一与居民的合影。照片的背后,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的印记。

“我1989年入伍,在部队待了16年,2005转业时,起初安排我到机关,但我觉得还是先到基层学习吧,就这样来到了钟楼社区。”回忆职业生涯时,姚六一说,“刚开始工作才发现,这里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处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防火防盗的事儿。于是,我开始调整思路,慢慢融入工作。”

“部队培养了我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这些在社区工作中同样重要。”姚六一说。刚到钟楼社区时,他面临巨大挑战。这里人员流动性大、成分复杂,每天游客如织,沿街有93家门店,晚上还有数十家夜市,治安管理难度较大。为尽快熟悉社区情况,他挨家挨户走访,却经常吃“闭门羹”,敲十户门只能敲开两三户,住户也经常更换。但他坚信,只要用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这样,姚六一慢慢融入了社区,开启了他的守护之路。

“派出所主防不是守摊子,而是织密‘安全网’。”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群众的用心,姚六一因地制宜深化“531”预防警务机制,探索出“161”社区警务工作法——坚持派出所主防理念,做好六项管理服务,推动警民携手、警社共治,打造平安社区。

“姚警官这人,大事小事随叫随到!社区里有矛盾纠纷的,他三两下就化解了。”长安酥饼店老板笑着说。2024年3月的一天,有群众反映一家烤鸭店油烟扰民。了解情况后,姚六一联合多部门现场办公,通过安装除味设备、调整烟囱走向、封堵窗户等措施,成功化解了这起矛盾。

为更好维护社区治安,姚六一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牵头为社区4个出入口安装大门、20个单元配备平安E门系统,社区监控探头从4个增加到33个;先后建了16个微信工作群,将93个摊位主和3000余名居民连接起来,构成社区信息网络;组建了群众义务巡逻队和夜间巡逻队,社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可防性案件已连续6年“零发案”,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

“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必须和群众搞好关系。”姚六一说道。在钟楼社区居民眼中,姚六一是无所不能的“贴心人”。

双残家庭的苍阿姨一家,是姚六一长期帮扶的对象。他经常上门探望,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帮助解决生活难题。苍阿姨丈夫去世时,他跑前跑后操持后事;得知苍阿姨腿脚不便无法出门摆摊,他制作广告牌,帮她实现“居家就业”。“六一就像我的亲儿子,有他在,我心里踏实。”提起姚六一,苍阿姨总是红着眼眶。李筠贞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姚六一就定期上门做家务、陪老人聊天。老人生病时,他还陪同就医、悉心照料。

“姚警官不仅帮我们排查消防隐患、科普反诈知识,还帮忙照顾孤寡老人。有他在,我们做生意安心多了!”来自湖南的炒菜店老板说。

在平凡的岗位上,姚六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信任。他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西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今年,姚六一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社区工作虽然烦琐,但意义重大,每个细微处都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社区的和谐稳定。”姚六一深有感悟地说。二十年社区工作,他始终坚守岗位,不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群众点亮“平安灯”。(刘攀峰

来源:西部法治报 点击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