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峰:书写无悔的民生答卷
“既然身穿检察制服佩戴检徽,就要执法如山坚如磐石。”这是安康市岚皋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树峰一直坚守的职业操守。
从检30年来,张树峰执着守护群众身边的公平正义,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2018年11月,张树峰被荣记“个人一等功”,2023年12月获评“全国模范检察官”,2025年4月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张树峰对从检初心的坚守,他用心用情在秦巴山间书写着新时代检察官的为民答卷。
一心为公显担当
“全省政法机关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我深刻地感悟到,要学习英模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像英模那样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上,从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做起,努力做群众身边的公平正义守护人。”7月2日,张树峰接受采访时说。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在从事职务犯罪检察工作的近20年间,张树峰依法查处了100余名职务违法犯罪分子,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每一份案卷都凝结着他的心血,每一页笔录都见证着他对正义的坚守。
2020年,社区矫正对象朱某经营的企业出现原材料产品进出难、货款回收难等情况,即将面临停工。了解情况后,分管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的张树峰提出了解决方案:简化从事正常经营活动外出请假审批程序,通过电话汇报、微信视频、手机定位等方式进行监管。通过“简化审批+线上监管”模式,被监督对象既“合法”接受监督,又“合规”进行经营,实现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终,朱某的企业顺利渡过了难关。该案被最高检评为“精品案件”。
一片真情暖民心
“检察官办案要时刻心系群众利益,既要关注案件本身,又要关注案件中的‘人’,不能没有人情味。”这是张树峰一直遵循的检察理念。
张树峰至今仍记得办理的一起发生在两兄弟之间的刑事案件。案件虽结,但当事人破碎的家庭却让张树峰揪心。“我去两兄弟家走访,他们家庭经济困难,年逾七旬的老母亲痛不欲生,还要拉扯着年幼的孙女……”如何让这个家里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孩子能够“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张树峰向院里汇报后,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并协调民政部门落实低保政策。每逢“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儿童节”等节日,张树峰就带领干警去看望老人、帮扶孩童,而这一帮就是14年,让这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张检察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老人常常对旁人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岚皋人,能成为一名基层检察官,为家乡的老百姓办点实事,是我最在意的。”张树峰说。
2022年6月,岚皋几名青年因琐事发生争执,其中还有高中毕业生。在处理案件中,张树峰创新引入“网格员民情评价”机制,深入社区走访调查,召开公开听证会,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并为高三的学生作了“放飞梦想、法治同行”普法主题宣讲。
一腔热忱助发展
担任岚皋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后,张树峰坚决落实上级要求,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随着银百高速、西渝高铁开工建设,岚皋县迎来发展新机遇。为了确保重点项目施工建设安全,张树峰组织检察干警对破坏营商环境类案件进行了梳理分析,向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开展联合整治,有力打击违法犯罪,优化营商环境。
从青葱岁月到两鬓微霜,张树峰将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检察事业。他以刚毅之躯扛起守护公平正义的责任,凭着热忱之心温暖万千群众。“新时代赋予了检察工作新的使命和任务,我将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在‘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张树峰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