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张卜派出所的乡村警务“三件套”

编辑:王甜 发布时间:2025-08-20

图片

今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高陵分局张卜派出所民警用一张警民联系卡、一个民情记录本、一沓反诈宣传单,一针一线“绣”出辖区的平安图景。作为西安市高陵区辖区最大的农村派出所,他们用这看似简单的“三件套”做实乡村警务,让平安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小小卡片架起警民连心桥

“您好,如果需要派出所民警帮助,请及时拨打警民联系卡上的座机或手机号码。”这是张卜派出所民警朱保文在社区工作中最常说的话。为了让服务更近一步,今年以来,一张张印有社区民警姓名、派出所联系电话的警民联系牌,被张贴在社区、建筑工地、企业商户、广场市集的醒目位置。同时,更便于携带的联系卡,也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截至目前,已有500余张联系牌覆盖大街小巷,1000余张小卡片成为群众的“口袋守护”。

“这张小小的卡片,关键时刻就是群众的‘定心丸’。”村民党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本想带患病的父亲去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却在村委会看到了警民联系牌。一个电话打过去,民警带着设备上门办理,很快就将崭新的户口簿送到他们手中。这张卡缩短了警民之间的物理距离,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泛黄本子记满民生实事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张卜派出所民警却依然珍视手中的纸质笔记本。翻开民警王沛的民情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谁家有生活困难、哪户存在邻里纠纷、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些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却是民警开展工作的“活地图”和“数据库”。王沛解释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学时养成的习惯,现在用在工作上依然很合适。尤其是我们辖区以老年人为主,他们更习惯于面对面沟通,本子上记得清楚,他们也更容易看懂。”

这个本子不仅记录问题,更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今年7月,王沛的本子上记下了一条关键信息:村民郭某因12年前田间一口指标井的使用权问题,与邻居积怨颇深。面对这桩历史遗留难题,民警没有回避,主动对接街道办、村组,细致梳理当年情况,深入了解郭某家庭状况。民警巧妙运用“背靠背”沟通化解心结、“面对面”交流明晰权责,既严谨运用法律条文厘清边界,也融入传统道德和乡规民约进行感化引导。最终,这桩纠缠了12年的邻里恩怨,在民警的耐心“穿针引线”下得以圆满化解。

厚厚传单筑牢反诈防线

“当时将3万元转过去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民警给我们发的反诈宣传单上的案例,一下子意识到可能被骗了。”今年2月,张卜派出所辖区居民王先生遭遇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信网络诈骗。正是关键时刻闪现在脑海中的反诈知识,让王先生果断报警。张卜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在案发后不到24小时,成功为王先生全额追回了3万元血汗钱。

为了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张卜派出所民警每次下社区时,都会随身携带一沓反诈宣传单。他们精准聚焦易受骗群体,抓住农忙间隙、傍晚时分、乡镇赶集等人流密集的时段,深入集市摊位、田间地头、校园门口、主要街道,开展“巡逻式”“移动式”宣传。发放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手册》只是第一步,民警还现场手把手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演示使用方法。

针对信息接收相对闭塞、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老年群体,民警更是用心良苦。他们用亲切的方言,总结出朗朗上口的防骗口诀:“免费礼品别乱领,陌生链接不点击,要求转账要警惕……”这些接地气的宣传在老人心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只要能为群众追回辛苦钱,我们的宣传单就发得值!”民警闫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来源:人民公安报 点击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