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傍晚,凉风渐起。榆林市高新区沙河公园内,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两名着装严整的高新义警在公园内巡逻执勤,不断有游客前来咨询求助。7月3日,在公园内的义警驿站里,榆林公安高新分局沙河路派出所社区辅警张瑞正在查看遗失物品清单,他说:“这几张身份证已经联系上了失主,这几天就能‘回家’。”
据统计,2023年以来,有100多张身份证,近千件遗失物品从这个小小的驿站“回家”,返还率90%以上。
让身份证回家 “被动等”变“主动寻”
“郑女士,您的身份证落在沙河公园了……”6月24日,一名年轻的妈妈正带着孩子在商场里游玩,接到了高新义警打来的电话。
郑女士几天前带孩子到沙河公园游玩,从包里拿东西的时候一不留神把身份证落在了游乐区附近,被公园管理人员捡拾后转交给了义警。义警将情况报告给沙河路派出所后,民警迅速查找信息联系上了郑女士。
“丢失证件的群众特别多。”高新驿站保安队长钞希权说,“很多人没有及时察觉,特别是一些证件,以前的工作模式需要等到群众自己发现丢失后前来寻找,这就导致很多无人认领的物品和证件积压。”
如何把“人找物”和“物找人”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遗失物品返还率?秉持从“被动等”向“主动寻”转变的思路,榆林公安高新分局牵头各职能部门推行“让身份证回家”行动,以贵重物品、手机、各类证件作为工作突破口,发现遗失物品主动研判查找,对不方便来拿取的群众,经其同意后邮寄到家,实现了遗失证件、手机以及贵重物品100%及时返还。
暖心帮助寻人 主打一个放心
6月30日21时许,周末的沙河公园仍然人头攒动,众多游人在园区享受着夏夜晚风吹拂的美好时光,正准备下班的钞希权被一对老年夫妻拦住了。“我孙子找不到了,急死人了,求你赶紧帮我们找找!”这对老年夫妻带着6岁的孙子在公园内游玩,孩子贪玩跑开了,两个人在周边找了几遍也没找到,天色渐晚,两个人更慌了神,于是求助义警帮忙寻找孩子。
钞希权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两名义警一起寻找,根据孩子的体貌特征和走失时的具体位置,在监控设备上查看起来。
在钞希权查看监控的时候,孩子的奶奶情绪有些失控。“不要急,能找上,咱们的监控设备全覆盖,耐心等等。”钞希权安慰着她。几分钟后,画面上出现了孩子的身影,钞希权通过对讲机呼叫外出寻找的义警迅速赶到孩子玩耍的位置将其带回驿站。
“不光捡东西,我们还经常帮助寻人,老的小的都有,尤其夏天夜间,最后都让他们平安回家了。”义警米佳喜自豪地说。
来的都是急难求助 走时带着城市温度
“我毕业后想留在榆林,这里让我感到很温暖。”拿回已丢失了一周的平板电脑,来自山西保德就读于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高将激动地说道。
去年9月,沙河路派出所接到高将的求助,前一天在沙河公园和同学打球时不慎将装有平板电脑的背包遗失,里面保存了很多重要的文件资料。民警立即联系高新驿站义警,根据高将的描述实地走访,调取视频监控反复回看,终于在次日找到了捡拾者,将遗失的背包取回并返还。
义警驿站每天都有义警轮流值守,尤其进入夏季,日均接待帮助、解答问询多达上百次。“就是要让遇到困难的游客,第一时间能够看到义警、想到找义警。”钞希权说,“对待每一次求助,我们都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无论丢失多久,无论找寻难度多大,全部热情接待,全身心查找,让游客于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体会到踏实与温暖。”(张震 通讯员 孙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