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基层干部群众上党课,就要用鲜活生动的方言土话,讲政策、讲道理、讲故事,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2月7日,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党委书记全亮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云盖寺镇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推行“乡音党课”,着力搭建党群干群沟通桥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宣传政策聚人心
“咱吃五谷杂粮,生病住院也正常,合作医疗按时缴,万一生病管报销……”这是云盖寺镇金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习尧在农户院落“乡音党课”上,宣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时的场景。村民们反馈道:“攒劲,接地气!”
“‘乡音党课’把党的政策传导到乡村‘神经末梢’,疏通了干群思想,为基层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岩湾社区第三片区片长李鑫说。
云盖寺镇制定了开展“乡音党课”工作实施方案,把“乡音党课”同主题党日、农民夜校、群众院落等活动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到田间、院落、地头上党课。目前,全镇已举办“乡音党课”70余场次,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
“用‘乡音党课’宣传党的政策,不仅要靠党员干部讲,还要组建宣讲队伍。”全亮说。云盖寺镇组建了包括“五老”乡贤、致富能人、青年志愿者等在内的5支40余人的镇级宣讲队伍,培养“草根讲师骨干”10人,用快板书、小品、三句半等形式,把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种养等方面内容讲清楚、说明白,推动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 收集诉求早办理
“社区把‘乡音党课’和群众说事结合起来,让我们在宣传政策的同时,认真倾听群众声音,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云盖寺镇云镇社区第五片区片长柯显华介绍。
近年来,云盖寺镇将党组织建在片区上,在全镇107个片区单独或联合建立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同时,通过把“乡音党课”阵地建在片区上,切实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镇还致力于打造“乡音党课”品牌效应,认真解决群众诉求,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明确专人收集整理,形成村头、田间、院落“乡音党课”问题收集办理清单,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前,全镇已收集解决群众诉求70件,化解信访矛盾纠纷12件。
为了压紧压实责任,云盖寺镇明确村(社区)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乡音党课”开展情况纳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镇上11名党委委员每月至少在所联系的村(社区)、企业、学校等讲一次“乡音党课”,村“两委”干部及驻村(社区)工作队等每月至少在村上讲两次“乡音党课”。
■ 答疑解惑摸实情
自云盖寺镇实施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工程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但随着搬迁群众越来越多,群众对就业形势产生了疑虑。“一开始,我担心就业岗位少、竞争压力大。后来,社区针对就业问题举办了一次‘乡音党课’,镇干部介绍了社区各企业的用工情况,详细讲解了新招商的企业招工情况,以及一些就近就业的优势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家住云盖寺镇花园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的陈丽说。
目前,陈丽在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班,上班时间灵活,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实现了家庭增收有保障。
2024年以来,云盖寺镇坚持以“三在一线”为抓手,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积极回应群众所盼所愿,对标“深、实、细、准、效”要求,通过举办“乡音党课”与群众坐下来面对面谈心、零距离交流,把群众意见摸清楚、把群众需要兜上来,帮助群众解决堵点、难点问题。
“云盖佳境是我家,爱护环境靠大家;垃圾治理齐参与,河塘沟渠水岸清……”在岩湾社区“乡音党课”上,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世坤用通俗的语言向居民宣讲环境整治的好处。
社区居民柯贤哲说:“以前我家门口的沟里全是杂草,没人管。现在家里干起了农家乐,只要看到杂乱的东西,我都会抓紧处理下。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我家的生意也好了。”柯贤哲家的变化,是云盖寺镇发挥“乡音党课”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云盖寺镇坚持以“乡音党课”为载体,邀请科技特派员进行农技知识培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掌握现代农业知识。此外,围绕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生产经营等,云盖寺镇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在“乡音党课”上交流经验,使群众不出村就能提升致富本领;发挥县、镇部门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邀请县住建、民政、招商等部门专业人员和县特色产业中心、畜牧中心技术人员宣讲政策、指导项目推进和产业发展,聘请他们担任重点项目、种植养殖大户、传统特色产业的技术顾问,着力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通讯员 辛恒卫 侯兴华;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