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耀三秦——陕西推动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表彰第五届见义勇为英雄。
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看望慰问勇闯火海、救助他人的见义勇为英雄王元慧(右四)。
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展英模疗养活动。
咸阳市开展见义勇为宣传活动。
汉中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修建见义勇为文化广场。
陕西组织开展见义勇为英模事迹巡回演讲。
他们本是街头巷尾的寻常身影,却在危急时刻为他人的安危挺身而出。
营救落水群众不幸英勇牺牲的重庆籍来陕务工人员蒋正全;舍身救护他人,与持刀歹徒英勇搏斗不幸牺牲的郑荣;勇闯火海救助施工人员和车辆的王元慧;40多年不顾个人安危、不计酬劳,救助500多名身陷险境群众的“黄河最美船工”任凤祥……在三秦大地,他们以瞬间抉择诠释着“见义勇为”的千钧重量。
闪光一刻皆永恒!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陕西任凤祥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蒋正全、程心灿、秦建平、刘同连、王福利、王建宁群体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称号。
这是平凡人的荣耀时刻,更是全社会对正义的礼赞。
见义勇为行为是光荣的,见义勇为精神是不朽的,见义勇为事业是高尚的。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精心指导下,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紧紧围绕平安陕西建设大局,聚焦评选表彰、权益保障、宣传教育三项重点工作,守正创新、破浪而行,推动陕西见义勇为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制度为基 让正义“显荣彰德”
2022年8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一辆轿车不慎冲入水库。44岁的重庆在陕务工男子蒋正全与同行工友听到呼救声后,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人。最终,车内5人被成功救起,但蒋正全却不幸牺牲。
网络上,“蒋正全不只是烈士,更是一种精神!”的点赞量突破十万,凡人善举撼动秦渝两地。
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在危急关头,凡人英雄挺身而出,制止违法犯罪、化解安全风险、挽救宝贵生命,以英勇无畏、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匡扶正义、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崇高品格,让全社会充满正义、正气。
为了让“德者有得、勇者有荣、义者有誉、助人有福”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激励更多人投身义举,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积极争取省委、省委政法委支持,推动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出台《陕西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系统规范评选范围、推荐程序、认定方式、奖励标准及责任分工等,让见义勇为英雄表彰活动制度化;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中华见义勇为勇士”“三秦勇士”和“寻找身边见义勇为英雄”评选活动。目前,全省共涌现并受到各级表彰的见义勇为英模及先进个人1502人。其中,20人荣登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17人获评“三秦勇士”,树立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典型人物。
省市各地定期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大力宣传受表彰人员先进事迹。2024年,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把选树活动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加分项目;铜川、榆林、汉中、杨凌示范区等先后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市域范围事迹突出、有重大影响、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作用强的见义勇为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全省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努力把评选表彰变成常态化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见义勇为氛围、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的具体举措,逐步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氛围。
保障为盾 让英雄感受关爱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话用在孟宪林身上恰如其分。
2015年,西安市民孟宪林在面对持刀歹徒危及他人生命的千钧一发时,奋不顾身,挺身上前与之搏斗,不幸被刺成重伤,经手术抢救后才脱离了生命危险。身体本就不算太好的孟宪林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当时顾不上想太多,就是一种本能,不想让他伤害别人。”孟宪林见义勇为的行为感动了众多市民,先后被省、市、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这些年来,省市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始终关心关爱着孟宪林。
2025年7月3日,在得知曾以无畏之举挺身而出、捍卫正义的见义勇为英雄孟宪林身患重病、生活陷入困境后,西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雁塔区委政法委的工作人员前往医院看望慰问,为他送去大病救助金。“这些年,各级政府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关爱和慰问,让我和家人都非常感动,我想对大家说句‘谢谢’。”孟宪林说。
西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孟宪林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英雄。他为了保护他人生命奋不顾身,英勇负伤。如今他有困难,我们必须尽力相助。”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关心关爱,既是对奉献者的真诚回馈,又是对正义事业的有力支持。近年来,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出台见义勇为人员“六大保障项目”实施意见和优抚暂行办法,对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状况进行动态摸排,建立健全涵盖健康状况、就业情况、子女教育、住房需求等信息的详细档案,分级分类管理,确保帮扶资源精准配置。目前,全省已完成1320名见义勇为人员建档立卡并纳入常态化帮扶慰问体系。
与此同时,一张合力构筑起的“关爱网”,在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推动下铺陈开来。全省各级基金会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并链接更多社会爱心资源,让关心关爱见义勇为英雄的暖流涌动三秦。2024年,全省开展了“一份爱心助见义勇为”公益募集活动,吸引30余万募捐人员参与,募集善款达1276万元,有力充实了帮扶基金。
帮助26户住房困难英模家庭改善居住条件,为5位英模实施大病救治,为392名英烈子女和见义勇为困难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帮助5个家庭的6个英模子女落实就业岗位……点滴成涓,汇聚成海,以因人因户精准施策为原则,全省各级基金会奏响了一首精准帮扶的“暖心曲”,让“扶不扶”“救不救”不再成为困扰人们的道德难题,也消除了英雄仗义出手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个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英雄生活有保障、困难有人帮、未来有希望,让每一个见义勇为英雄感受到全社会的尊崇和温暖。
宣传为桥 让精神“薪火相传”
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提出,要将宣传工作置于重要位置、贯穿见义勇为工作始终,大力宣传见义勇为事迹,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
从陕西省首场见义勇为英模事迹巡回演讲报告会到《勇敢的心——陕西省见义勇为英模事迹报告会展播》,从启动编纂《正气耀三秦—陕西省见义勇为英模风采录》到新编反映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的现代秦腔剧《雪岭橘红》……陕西正以“编撰一本书、创作一部剧本、举办一场英雄事迹报告会、建设一处见义勇为主题文化园地、办好一个网站、创办一栏专刊”的“六个一”工程作为开展见义勇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用更多的方式讲述见义勇为的英雄故事。
加强与主流媒体、权威网站和新媒体平台沟通协作,在主流媒体刊发通讯稿件301篇;在省委政法委主办的《陕西政法天地》推出见义勇为特刊;在陕西政法网开设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专栏……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奋力打造高效协同、融媒联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矩阵,大力宣传见义勇为英模事迹,让见义勇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省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常态化开展见义勇为事迹“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四进”宣传活动,宣讲政策法规,宣传典型事迹。7个市建成并对外开放见义勇为主题文化广场(园地),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高质量制作了英模事迹纪录片《人民永远铭记》,举办《勇敢的心》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巡回报告会近百场,报告会视频全网播放点击量超300万,受众近千万人,社会反响热烈。
凡星灼灼,正气贯三秦。在陕西,“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尊重见义勇为英雄”已不仅是口号,并且是化作制度、融入生活的实践。陕西正以守正创新的决心,让见义勇为事迹从陕北高原到关中平原,再到秦巴山麓广为传颂,让见义勇为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义举有报、善行有价”,让凡人善举代代延续,让凛凛正气浩荡在三秦大地。(通讯员 黄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