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处三千沟壑的小法院,用什么吸引众多兄弟单位前来学习
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三晋南大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带,素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在这三千沟壑中,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钟立琰一班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带领全院干警“进千家门、知千家情、暖千家心”,用为民脚步和情怀丈量着古虞大地的沟沟壑壑,用热血和忠诚书写着新时代的法律答卷,用执著和汗水播撒着“公正心、法治梦”的司法阳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7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884件,同比上升12%,审(执)结2843件,同比上升11%,审(执)结率为98.58%,审限内结案率为96.98%。该院被评为“全省法院庭审直播先进集体”“全省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等,审判执行质效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稳健运行态势。该院组织汇编的32万字《人民法院执行实用手册》已在运城市两级法院推广使用,受到最高法院、省高院领导的重视和好评;开展诉前鉴定的创新经验吸引了全国20余家兄弟法院前来学习交流。初春时节,记者走进了平陆县人民法院,感受这里的工作激情和司法热度。
党建领航风帆正
“党建工作是引领审判工作正确方向的核心,如果离开了党建工作,党员干警就会丢了‘魂’,法院工作就会迷了‘向’。”平陆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钟立琰坚定地说。据了解,2017年,平陆县法院新建了党建活动室,制作了高标准的党建工作版面;组织干警开展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法治信仰”全员读书活动;在各党支部建立党员微信群,定期向全院党员推送学习内容;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朗诵活动,开展“专家讲党课”“红色基地学习教育”及“戴党徽,亮身份”等“八个一”活动,广大党员干警积极参加扶贫攻坚和志愿者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司法为民的思想内涵。“法院不仅与俺村贫困户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而且还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向相关职能部门申报提水渗灌工程、机耕道路工程、自来水改造工程、水果购销大棚工程和村医疗室改建项目。看到这些扶贫项目逐一落实,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圣人涧镇古王村村委会主任卫建设对平陆县法院的精准扶贫工作赞不绝口。扶贫攻坚是一项“民心工程”。为了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户贫困家庭,平陆县法院成立了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帮扶工作,及时解决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党组书记、院长钟立琰多次深入古王村,入户调研,与扶贫队、村干部畅谈脱贫计划,协调解决人畜吃水困难等问题,为帮扶村描绘着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执行攻坚破万难
攻克执行难是一场硬仗,是司法公正的最终体现,决不能在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退缩。平陆县法院党组决定向队伍管理要战斗力,着力打造职业化精英团队,该院建立了执行指挥中心、执行裁决团队、执行实施团队,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室。同时,实行执行局长分管法警队的管理机制,便于执行工作统一协调、统一行动,随时调动警力协助执行,形成了结构合理、资源协调的执行队伍。执行联动机制犹如撒向老赖头顶的天罗地网,让失信者寸步难行。2017年,平陆县法院率先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三家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并付诸实施,共移送拒执犯罪3人,追究刑事责任1人,使执行工作形成震慑。执行难的成因较为复杂,对于穷尽各种手段仍然执行不能的案件如何认定?钟立琰院长介绍说:“我们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由县委牵头,组织人大、政协、公安、司法、信访等单位,成立‘平陆县执行不能案件退出执行程序综合评查组’,认定执行不能案件,并对执行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执行不能,使一些原本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雪上加霜。基于此,平陆县法院率先与县民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共同构建执行案件中生活困难申请人救济机制的意见》,采取“司法救助+民政救济”的办法,对困难申请人实施救济,保障申请人日常生活需求,既化解了执行不能造成的矛盾,又缓解了信访压力。民之所盼,法之所向。2017年,平陆县法院持续开展了三季“飓风行动”,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023件,执结1045件,实际执结799案,执结率99.15%,实际执结率68.88%,终本案件217件,终本率21.4%;执行标的1984.97万元;公布失信被执行人达到100%。目前,平陆县法院“飓风行动”第四季专项行动正以凌厉攻势展开,全院干警誓言如期兑现“基本解决执行难”承诺,以实实在在的战果,把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变为生动现实。
为民路上无停歇
“在我们心里,一直觉得法官是严肃的、冰冷的,没想到通过我母亲的案子,才知道家事法官这么和蔼,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老人年迈行动不便,多次主动上门调解,真是太谢谢法官了。”在一桩耄耋老人的离婚纠纷案中,原、被告子女都被法官不厌其烦、融情于法的拉家常式调解方式感动了,这桩案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没有社会效果的法律效果等于零,这就要求法官更新司法理念,不能简单就案办案。我们为此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功能,创新诉调对接机制,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诉前鉴定等非诉方式化解矛盾,努力减轻群众诉累。同时,在离县城较远的东西两大乡镇开展诉调对接试点,在一些偏远山村开展巡回审判,使矛盾纠纷消弥于萌芽、化解于基层。”钟立琰院长深有感触地说。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平陆县法院在构建审判团队模式中,设置了2个诉前调解团队,自2017年3月以来,通过诉前调解共结案130件,标的额最高为60.2万元。该院还将诉前调解机制引入小额速裁案件中,于2017年9月启动了“诉前调解+审判团队”的诉讼模式,目前共受理小额诉讼案件67件,已全部调解或撤诉处理,实现了节约审判资源和诉讼成本的初衷。
可视正义胜阳光
公平正义比阳光更金贵,而庭审直播让公正更透明。这既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也是法官的最高追求。平陆县法院顺应司法改革大潮和智能法院建设要求,努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庭审直播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院庭审直播率在运城市法院排名第一,在全省基层法院名列前茅,荣获2017年度“全省法院庭审直播先进集体”称号。庭审直播是司法改革的必然趋势。据悉,2017年1月28日,平陆县法院就完成了审判团队组建,目前共有员额法官18人。
“在搭建审判团队上,我们采取人员科学分类,实行‘一次任命’‘三个双向选择’的办法,这样,既可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又可最大化地发挥人员专长。”钟立琰院长解释说:“我们原则上不固定民事、刑事审判团队,各团队庭长只需任命一次;同时,对法官办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不设限定,实行案件均衡分配到各审判团队,再进行电脑随机分案,法官可根据院里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此外,在团队人员组成上,我们采取‘三个双向选择’的办法,即:员额法官与员额法官、员额法官与法官助理、员额法官与书记员之间的双向选择。”法槌落下,擎起公平正义。平陆县法院始终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将使命融入血脉,用公正铸造法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豪情,迎着新时代的春风,带着初心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