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来看当好一名片警的必备绝招!

抓得了贼,暖的了心,救得了火,扶得了困,最最厉害的是,他还创新推出独门调解纠纷秘籍,并获全局推广!这位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大神”正是天津公安宝坻分局牛道口派出所的老片儿警,55岁的何永安。

  自2000年10月,何永安从部队转业后,先后在霍各庄派出所、林亭口派出所、牛道口派出所做片儿警,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喊他“老何”。从军人到警察,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

  借力化解“恶心事”

  全局推广“老何经”

  俗话说“多年邻居变成亲”,邻里之间本应该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但是当一些矛盾发生后,谁都不愿让步就会产生难以调和的问题。这不,“老何”辖区里前不久就发生了一件重口味的事。

  窗外堆屎

  “老何”辖区里有位60多岁的老人,经常倚老卖老,找茬闹事,还把自己的生活垃圾堆到邻居家门口。邻居不满日久,便在自己院内靠近老人窗户的位置挖坑堆放粪便来回击。

  对此情况,“老何”苦口婆心地对两家进行劝解,花了好一番功夫,邻居同意将粪坑里的粪便清除,并用新土填平。可喜欢找茬的老头又说打扫不够彻底,与邻居再次吵了起来,两家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对此情况,“老何”苦口婆心地对两家进行劝解,花了好一番功夫,邻居同意将粪坑里的粪便清除,并用新土填平。可喜欢找茬的老头又说打扫不够彻底,与邻居再次吵了起来,两家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有着多年调解经验的“老何”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已不能缓解两家的紧张关系。于是,他把村里的治保主任和两名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了过来,又将两人分别叫到了村委会,组织了一次公开调解。通过两位老者的劝说,老头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邻居在大家的劝说下,也消了火气,最终两家相互谅解,握手言和。

  践行“枫桥经验”

  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老何”创新的“挖掘民力,借力打力”工作机制,将多年的调解心得与“枫桥经验”有效融合,变单打独斗为警民合力,将矛盾化解在起始、解决在基层。

  今年以来,“老何”共摸排化解矛盾纠纷130余起,整改消防漏洞60余件,消除校园安全隐患21处,确保了辖区和谐稳定。

  10月初,在宝坻分局组织开展的“三学、四练、五评比”活动中,“老何”为全局社区民警进行了培训,工作经验在全局得到了推广。

  抬起头他是业务骨干

  俯下身他是人民兄弟

  2014年秋天,“老何”到老高寨村走访时了解到,60多岁的杨国清因患脑血栓导致左手和右腿几乎失去功能,他40岁的女儿因智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杨国清的老伴儿已病逝多年,家中生活非常困难。

  看到杨国清家院外还是用玉米秆扎成的篱笆墙,三间土坯房的地面都是土疙瘩,其中两间房已是危房,随时可能倒塌,院子里也没有厕所,“老何”心里很不是滋味。“父女俩生活得太艰难了,得帮帮他们。”他暗下决心道。

  几天后,“老何”自掏腰包买来水泥、沙子和砖为杨国清建了一个厕所,又给他买了药。之后,协调相关部门,给杨国清的房子进行改建。杨国清的病情逐渐好转,“老何”还帮他们父女办理了特困户补助。逢年过节,“老何”都会为杨国清父女送去米面油和副食品,左邻右舍都说“老杨”多了一个“警察兄弟”。

  火眼金睛识盗贼

  狭路相逢勇亮剑

  “都说社区民警就是每天在社区里走走,和居民聊聊家常,可正是这种普普通通的社区警察,却走在破案的最前沿。”

  今年8月份以来,牛道口镇上的多家日用品商店发生了盗窃案件。一处街面探头恰好拍到了嫌疑人的身影,但因天色较暗,难以看清面部。正当案子陷入僵局时,“老何”来到电脑前仔细端详了一阵,凭借多年扎实的社区工作,通过视频中男子的体态身形和行为举止,当即认出,此人正是辖区的前科人员“梁子”。

  为了不打草惊蛇,“老何”并没用电话与“梁子”直接联系,而是在“梁子”经常出现的地方蹲守。第二天,在“梁子”走进一家商店后,“老何”立即追上去带回了派出所。俗话说“捉贼捉赃”,因为手上没有赃物,惯偷“梁子”就是不承认盗窃的事,同事们都有些没底。“老何”却成竹在胸说:“别担心,人是我抓的,我有办法。”

  随后,“老何”到“梁子”工作的屠宰场,询问其工友得知,“梁子”经常送工友们化妆品。经被害人辨认,这些化妆品正是失窃物品。面对铁证,“梁子”再也无法抵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今年以来,“老何”已经参与破获刑事案件16起,侦办治安案件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行政拘留违法人员20余名,用一副坚毅的老身板,努力为群众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人民卫士救火场

  忠诚报国不老松

  今年3月中旬,何永安与同事在处置一起纠纷的途中,看到牛道口镇泃河北侧一片杨树种植林内冒出滚滚浓烟,地上的火苗蹿起有两三尺高。火势危急,何永安立即拨打了119,并与同事手脚并用,快速在火势蔓延方向清理出一条隔离道。随后,他又折下树枝扑打明火,等到消防员赶到,他的手和脸上已多处烧伤。

  用血肉之躯保护国家财产,用满腔热血守护辖区安宁,而已经55岁的“老何”却唯独忘了自己已不再年轻。

  10月18日晚,忙着给辖区群众办理“光荣家庭”牌照的“老何”晚饭都没吃上一口,将最后一个群众送走后,已是深夜。吃过泡面,疲惫感袭来,刚躺下的“老何”忽然感到异常胸闷。第二天一早,本想赶去办“光荣牌”的“老何”,被同事看到脸色异常。在领导和同事的强烈要求下,“老何”才同意到医院去买点药。结果检查后发现,心脏血管几乎百分之百堵塞。病情没有给他留下任何考虑的时间,医院立即给他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

  老何”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人活一天,就要活出一天的价值。”年龄大,心不老的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即“脑勤、嘴勤、眼勤、腿勤、手勤”的“五勤”基本功。“老何”深知,大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今年以来,通过主动拓展信息采集渠道,共采集各类信息4000余条,为破案打处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从警18年,何永安为村民化解矛盾和纠纷2100多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860件、排查安全隐患1万多起、为破案部门提供200多条线索。2015年,何永安荣立个人三等功。2016年,在天津市公安局“社区比武”中,老何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受嘉奖一次,后多次受嘉奖。

  “老何”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事业来做,用多年磨炼的“工匠精神”,温暖着社区。光阴荏苒,不变的是他守护安宁,默默奉献的赤子情怀和不老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