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事事有人管 调解化疑难——平利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纪实

1.png

在“老好人”调解工作室内,调解员正在为群众梳理矛盾。 通讯员 袁宝摄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县域内村镇众多,且位于陕鄂渝交界处的特殊情况,安康市平利县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确保事事有人管,通过调解手段来化解矛盾纠纷,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村中矛盾解于村中

8月5日一早,平利县城关镇金华村党支部书记金刚便走出家门,他要前往一户村民家中调解矛盾。在他看来,要调解好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除了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外,最重要的就是有耐心,他说:“昨天我去村民家中时双方正在气头上,我就在一旁耐心等待着,想着今天双方情绪都稳定下来了我再去说说。”

金华村位于平利县城关镇与长安镇的交界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金华村的情况比较复杂。为确保矛盾不出村,有的时候金刚要去调解好几次才行。

“村民间发生的大多是口角、感情纠纷等小事。但矛盾虽小,要妥善解决并非易事。”到了村民家门口时,金刚告诉记者,调解村中的矛盾,最需要的就是把小事、杂事当成大事,将村民间产生的矛盾在村中就地化解。对于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之类的小事,如果不妥善解决,就会转化为危害基层社会稳定的大事。

在平利县城关镇,与金华村情况类似的村子还有很多。这里地处平利县城的中心地带,点多面广,社会情况较为复杂,要化解的矛盾也比较多。如何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的件件小事都有人管便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为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平利县按照“便民利民、集约节约、实用管用”的原则,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建成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在11个镇和145个村(社区)科学划分网格,明确1271名网格员,让基层社会治理的网络更加完善。

“基层社会治理尤其要抓好矛盾排查与化解,同时要进一步做好网格化管理,确保事在网中办、件件有人管。”城关镇党委书记王贤君说,未来要进一步关注重点人群和弱势人群,让更多人得到妥善照顾。

用好调解室,妥善解矛盾

在平利县,当群众面临家庭琐事、矛盾纠纷等问题时,很多人会想到这样一句话:“扯皮扯不清了,去‘老好人’调解工作室,调解不收一分钱。”8月6日,“老好人”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谭钧正在矛盾梳理区为当事人分析矛盾,一口流利的平利当地方言让几位当事人打开了话匣子。

从平利县人民法院退休后,谭钧就来到了“老好人”调解工作室,一干就是好几年。由于有着丰富的审判经验,谭钧调解成功的案件很多。除了矛盾梳理区外,“老好人”调解工作室还设立了心理疏导区、纠纷调解区、情感修复区,尽可能让来的群众能达成彼此满意的调解结果。

“我不会说普通话,平时用我们的方言能更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每调解成功一个案子,看着双方当事人都高兴,我心里也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谭钧说,“老好人”调解工作室可以缓解很多矛盾纠纷,让矛盾不上交,维护了社会稳定。

调解员印盛海的经历与谭钧大致相同。在他看来,一次成功的调解既能维持当事人之间的感情,又减轻了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几年来,经过印盛海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的矛盾纠纷有300多件。

“老好人”调解工作室内常有群众来访,因此在调解员的选择上,平利县多选用一些有审判经验的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同时引进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矛盾调解,对于不同类别的矛盾纠纷,有不同背景的调解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提高调解成功率。

除了设置“老好人”调解工作室外,平利县还组织一些老专家、老乡贤参与矛盾调解,让村中有一定威望的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汇聚多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多方努力下,2020年平利县平安建设满意度达到98.28%,位居全省第三。

“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们坚持构建‘基层党组织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化矛盾调解’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已初步实现了矛盾减少、发案下降、群众满意的目标。”平利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邓文明说,下一步平利县将推动镇级“老好人”调解工作室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让特困供养人员老有所养

在平利县的农村中,还有一些需要政府进行特困供养的人员,解决好这些人员的供养问题便成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平利县城关镇中心敬老院内,常住的五保老人有318人,通过集中供养的方式解决了一部分特困人员的供养问题。

“现在我不断变着花样做饭,就是为了大家能吃好、喝好、玩好,在这里能快乐生活。”敬老院负责人汤平安说,院内的老人们每天会在7时30分准时吃早餐,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敬老院工作人员会给其发放药物。

“好多老人从来没过过生日。在为这些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哭的人很多。” 汤平安说,“这些老人以前大多住在山里,独家独户居住着,住进敬老院后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敬老院内还设有一间调解室,负责人柯奡每天都要处理一些小矛盾。老人跟小孩一样,有时候一句话说不好就会吵起来。我一般都会耐心开导他们,不调解好了两个人心里会有疙瘩,会一直积压在心头。”

在平利县,除了城关镇中心敬老院外,还有大贵镇中心敬老院等多所敬老院。为了让更多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平利县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在统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采用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好特困供养人员的养老问题,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未来要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抓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残疾人等工作,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同时要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重心下沉做好微治理和微服务,着力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确保发展安全和社会稳定。”平利县县长陈伦富说。

(记者 方敬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