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群众的责任烙在心中
牧护关派出所民警上门接送残疾老人办理身份证。
在秦岭腹地、丹江源头、商州西北边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扎根大山深处近70年,他们不忘初心、他们满怀忠诚、他们朝气蓬勃,他们就是商洛市公安局商州分局牧护关派出所的民警们。正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切实履行“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因此被公安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2020年以来,牧护关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抓手,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三大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一年来,他们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推出了“四小警务”工作方法。辖区警务工作向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小事情上倾斜。截至目前,该所共接各类警情583起,化解矛盾218起,调解小案件34起。通过全所民辅警共同努力,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孩子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今早打电话说他不小心把身份证丢了,都急哭了。我们到派出所求助,没想到警察今天就把身份证给送到家里来了。”4月6日下午,牧护关派出所民警利用下班时间,将群众拾到的身份证送到汪某家中。汪某的母亲握着民警的手,表达着感谢……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牧护关派出所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便民服务渠道。该所以户口管理为基础,以治安管理为中心,依托辖区5个警务室、17个警务工作站和基层治保会,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急切的小事做起,上门送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工作中,他们注重理念转变、机制创新,坚决杜绝“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等现象发生。全所民警沉下身子,长效深入推进“四小警务”,小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均不厌其烦、耐心处置,不定期将群众来所办理业务变为民警主动上门宣传服务。他们用心、用情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小隐患不及时消除,会酿成大事故。想要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的是社区民警的腿要勤、脑要快。平常走东家看西家,一有问题就现场督促整改。”牧护关派出所所长王伟如是说。
因牧护关派出所辖区地处秦岭腹地,常年吸引不少外地蜂农前来养蜂,蜜蜂蜇伤村民事件时有发生,这让蜂农与当地村民、村委会矛盾冲突严重。发现问题后,牧护关派出所民警协同牧护关镇畜牧站工作人员,对辖区无证、随意放养蜜蜂人员进行逐一摸底排查,查验身份证件,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工作,并定期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提醒外来流动养蜂户做好自身财物的安全防范,处理好与当地村民关系,严防引发各种矛盾纠纷。
“坚持‘小题大做’,睁大眼睛查找影响社会稳定的‘小纠纷’,认真调处好每一件‘小纠纷’,办好每一件‘小警务’,做到防微杜渐。对群众的矛盾纠纷抓走访、抓排查、抓调处,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积极征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公安工作真正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借用民力、赢得民心,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烙在心里。”商洛市商州区副区长,商州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军平掷地有声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牧护关派出所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基层公安单位、全市优秀基层公安单位、全市执法示范科所队、全市“汪勇式先进集体”、公安系统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十年保持二级公安派出所荣誉称号。
(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