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人民检察院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检察力量下沉 治理效能提升
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让基层社会治理焕发新活力?三原县人民检察院给出了答案。
坚持内外联动,强化横向协作,三原县检察院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方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化解矛盾的“主战场”。三原县检察院检察官们坚持深入基层,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扰,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主动将检察履职融入源头治理,让矛盾消弭于未然。
“我们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案子来,而是要主动出击,多方联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7月25日,三原县检察院检察官李均强说道。
三原县检察院积极拓展“朋友圈”,与各个镇办、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建立联系,形成了多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联动机制,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将基层的矛盾纠纷一一网罗其中。
6月12日,网格员缐立苹在巡查时,发现了一名未成年人小华(化名)因为家庭矛盾产生了伤害自己的行为。缐立苹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司法所所长、未检观察员李珺。李珺又立即将线索反馈给了检察院派驻基层网格的“检格员”慕亚菁。
慕亚菁收到线索后,立即走访了小华的家庭,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又联系了调解委员会和派出所民警,共同对这起家庭矛盾进行调解,并为当事双方进行了心理疏导,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促使当事双方达成一致。
这场民事纠纷的处理,既高效又快捷,不仅消弭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也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小华的案例也因此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案例”。
而这只是三原县检察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三原县检察院还与医保、公安等部门合作,为全县的医院、卫生室、药店、诊所从业人员进行普法教育;与依法治县办、司法局共同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推动整改行政处罚证据不足等问题;结合公益诉讼和行政检察中发现的行政执法频发、易发问题,为县城乡执法局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
不仅如此,三原县检察院还改变内部“各自为战”的情形,实现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无缝衔接,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大合唱”,每个部门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5月20日,在办理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过程中,三原县检察院将公开听证会开进了社区。
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值班律师、社区工作人员等都受邀参加了听证会。十几名社区居民也自发赶到现场旁听。通过公开听证,犯罪嫌疑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当场真诚道歉,被害人也接受了道歉并表示谅解。这场听证会不仅解了“法结”,还解了当事人“心结”,对旁听的群众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原县检察院检察长阮颖表示,他们的工作理念是与其事后下大功夫息访,不如事前求极致办案。三原县检察院坚持联动基层法治力量,推进内部沟通协作,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消弭在萌芽。
如今,三原县检察院的35名“检格员”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三原县检察院主动加强与各级综治中心的密切协作,建立信息动态研判机制,在检察“双进”工作、群众来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检察机关的努力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誉。通过新媒体矩阵建设,三原县检察院年均发布原创作品260篇,其中不乏深受群众欢迎的普法自编短剧和微电影。这些作品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更让群众感受到了检察工作的温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