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安康旬阳:“挨户防”让群防群治有力度有温度

今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公安局聚焦农村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采取“挨户防”(即:“三户五户一联防、八户十户一守望”)措施,全力构建群防群治平安建设体系,实现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党建+平安,筑牢“挨户防”基础根基

工作中,旬阳县公安局建立“党委联席、支部联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平安建设,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平安联创。

旬阳县公安局党委加大“挨户防”组织领导力度,全面加强与各镇党委的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坚持派出所党支部和社区(村)党支部联建,成立“挨户防”工作领导小组,推行党员连片包户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旬阳县公安局构建“挨户防”体系架构,建立指挥长、联防长、户防长“挨户防”三级管理体系,按照党员分布、邻里关系、就近方便的“三项原则”,合理划分联防区和户防区。联防区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包含若干个户防区。每个户防区包联10户至15户,由群众选举推荐一名“户防长”,切实推进“挨户防”工作。

旬阳县公安局细化“挨户防”工作职责,“指挥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负责本村“挨户防”工作整体统筹推进、组织应急处置、组织联防共建、工作监督考核。“联防长”由组长兼任,负责该联防区治安防控推进、风险隐患管控、精准教育落实、公益事业推进等工作。“户防长”负责该户防区的治安巡逻管理、政策宣传落实、矛盾纠纷调解、弱势群体帮扶、文明新风倡导、村情民意反馈等工作。

传统+科技,夯实“挨户防”实战举措

旬阳县公安局巩固传统治安联防措施,不断提升防控科技手段,筑牢平安基石。

旬阳县公安局夯实基础做优“传统防”,依托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治安积极分子等,组建义务治安巡逻队,全县登记在册的“红袖章”义务巡逻队员1.2万余人,发挥了治安巡逻防范主力军作用。他们深化“万人大巡防,预防盗抢骗”活动,推行“邻村、邻院联建联防”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座谈会议,畅通信息互换、堵塞巡防死角,达到联防共治、平安共享。

旬阳县公安局合理布局做强“科技防”,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QQ群等,开展普法宣传、法治讲座、安全培训等,着力提升群众自防、联防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水平。依托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外出务工人员管理服务平台,采集社会信息、提供互联服务,着力化解社会安全隐患。建成与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互联互通的村智能监控中心,在村口道口、重要路段、公共场所安装视频探头,织密科技防控网络。

旬阳县公安局创新机制做实“联动防”,整合信息采集、视频监控、互联服务等资源,强化数据分析、指令预警、联动管控,推行“爱心联防”服务机制,对困难留守群众提供救助帮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让乡村联防共治更有温度。他们推行警民、干群、邻里“三位一体”的治安巡防内外联动机制,开展“治安联防标兵”和“群众工作能手”评选,坚持典型示范,激发工作热情,努力构建“各方参与、共建共治”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警力+民力,搭建“挨户防”防控体系

在平安建设中,旬阳县公安局依托警力牵引,拉动无穷民力资源,加强城乡一体化防控联动,以警民共建共防织密农村治安防控网络,确保社会平安和谐。

他们构建“三圈合围”体系,组建“铁骑警队”,在城区实行专业力量巡防,筑牢环城区防控圈;依托城际围栏、视频监控、临时检查站、交通劝导站等织密环乡镇防控圈;加强县域边界公安检查站建设,建立区域联勤联动和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构建严密的环县际防控圈。

他们组建“应急处突”体系,在城区实行特警、巡警、交警“三警联勤”,建立“1、3、5分钟”反恐处突快速反应圈,各派出所分别组建100人至200人的分队,以社区(村)为作战单元组建10人至15人小分队,开展突发事件处置、抢险救灾救援、现场保护等工作。

旬阳县公安局创新“公益积分管理”社会动员机制,以“平安社区(村)”创建为载体,调动群众开展看楼护院、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各种形式的防范活动,将辖区内分散的治安防控力量有机整合起来,变单一户防为以邻里、院落、村组为主体的多重治安互防模式,形成了“三户五户一联防、八户十户一守望”的群防群治格局。

(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周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