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奏响农村“交安曲”——陕西交警掀起“美丽乡村行”宣传热潮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农村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知危险会避险”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识,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切实打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战,1月10日,陕西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统一部署,迅速掀起“让宣传队伍动起来、让流动宣传车转起来、让农村大喇叭响起来、让新闻记者走起来”的交通安全巡回宣传热潮,助推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会战”“严防控降事故保春运”行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新华网陕西频道联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西安市委网信办等部门,共同发起了“美丽乡村行暨关注儿童安全”主题公益活动,融合“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共同发力,线上将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线下用孩子们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生活化场景、体验式传播,助力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文明习惯养成;聚焦“平安十四运、安全文明伴我行”,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生动实用的知识宣教,在儿童心中筑牢安全防线、播下文明种子,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以“悦享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儿童安全训练营”活动,通过模拟体验、互动游戏等环节,让儿童对于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刻和直观的理解。

宝鸡支队借助乡村集市庙会,组织开展“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行”活动中来,不断扩大农村交通安全覆盖面;深化“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活动,促进“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群众“手中有法,眼中看法,耳中听法”;对货运车辆驾驶人进行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提醒广大驾驶人在雨雪雾恶劣天气条件下,确保安全文明出行;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全力防范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共同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榆林支队民警走村进户开展“美丽乡村行”集中宣讲活动,围绕冬季交通事故预防向村民们重点讲解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及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提高农村群众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防线;以村委会为宣传阵地,结合近年来农村地区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向群众宣传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的重要性;针对雨雪天气道路冰雪湿滑等情况,提醒驾驶人严禁超载、超速、强超强会、疲劳驾驶等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随时播报路况信息,发布交通安全预警提示,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提醒广大驾驶人“减速、控距、亮尾”,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铜川支队针对农村“一老一小”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特点,通过面对面上课宣讲、观看流动宣传车播放视频以案说法、现场聆听农村“大喇叭”安全之声等方式,结合农村群众出行特点,向村民宣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和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提醒广大村民坚决抵制农用车载人、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闯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提示大家雨雪雾恶劣天气尽量减少车辆外出,严禁车辆超员、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通过向群众发放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彩页、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有关车驾管业务方面的问题,提醒村民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渭南支队联合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开展“美丽乡村行、答题送头盔”主题宣传,“请问一盔一带是什么?”活动现场设置了有奖问答送头盔环节,群众纷纷举手抢答问题赢头盔,民警发放头盔的同时为群众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作示范,提醒群众在购买电动自行车后要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民警还为群众发放了印有“美丽乡村行”字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挂画、毛巾等平安礼品,通过接地气的宣传形式,把交通安全知识装进老百姓的脑海里。

安康支队结合农村地区传统节日、庙会集市、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深入农村集市、田间地头,突出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红白”理事会、农村司仪的作用,利用村镇活动、村民大会、红白喜事等形式开展面对面宣传,大力倡导文明交通,并紧盯农村地区重点违法、重点人群、重点地区,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交通安全精准化和实效性;积极依托各类资源,为各村镇建好宣传阵地,筑牢农村群众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思想防线,营造“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的浓厚氛围。

据统计,全省公安交管部门自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以来,共展出“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展板500余块,发放各类安全出行知识宣传资料1500万余份,播放交通安全“七进”宣传视频和交通安全提示2100万余条,刊发稿件28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治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