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保护革命遗迹,让英烈安心长眠

南泥湾,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提起这个令人产生革命浪漫情怀又振奋的地方,人们总会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每一次走进南泥湾,宝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贾晓龙和书记员曹慧都有太多感触。“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保护好南泥湾的革命遗迹,赓续红色基因,是我们检察官的职责。”7月30日,贾晓龙接受采访时说。

贾晓龙和曹慧的感触源自一起公益诉讼案件。在2021年开展的“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专项活动中,宝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们在南泥湾赵家河村寻访革命旧址时,偶然发现一块写着“模范炊事员关福祥烈士”字样的墓碑。“当时烈士碑体风化严重,村民还在周边土地种了农作物。我们走访了群众,了解了相关历史,又联系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文史专家进一步核实。”贾晓龙说,他们了解到关福祥烈士墓所在的位置,被当地村民称为“坟湾”。这里集中掩埋着在八路军三五九旅后方医院救治无效后牺牲的200多名英烈,称为“三五九旅英烈园”。检察官们收集了相关历史资料,多次对三五九旅后方医院旧址进行寻访。

“我们隔三差五就到南泥湾去,爬山下沟,钻杂草丛,寻访革命遗迹。腿被草叶子划破过,胳膊被晒出过短袖印,可我们顾不了那么多,凭着仅有的线索寻找散落的墓碑。有一次遇到大雨天,我们为了尽快掌握线索,就冒雨前往红军后人家中聆听英雄故事。” 曹慧说。

曹慧曾参与办理过很多公益诉讼案件,但这一次的经历与以往都不同。在八路军三五九旅后方医院粮库旧址,检察官们看到了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的图案。这些保存下来的珍贵图案触动了检察官们的内心。“随着寻访的深入,我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更深了。”曹慧说。

当发现了散落于荒野丛林中的罗炳成烈士的墓碑时,检察官们的内心五味杂陈。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检察官们。他们深知,保护革命文物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贾晓龙说:“革命先烈墓隐没于荒山野岭,无人问津、无人管理,这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我们暗下决心,要加快督促英烈园的修复重建工作。”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在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重视下,在检察官们的努力下,如今,三五九旅英烈园旧址、三五九旅后方医院旧址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保护,英烈园的修缮工作也已开工建设,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这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更是一次践行检察初心使命的过程。保护好革命遗迹,让英烈安心长眠,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贾晓龙说。

(李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