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老百姓有了“随身法官”

“没想到,只来了法庭一次就拿到了理赔款,真是太谢谢你们了……”6月17日,在商洛市商州区法院沙河子法庭诉讼服务大厅,当案件当事人常燕从庭长闫伟伟的手中接过理赔款后,情不自禁地感叹。

前不久,原告常燕因交通事故受伤到法庭申请立案。法庭受理后了解到,原告因受伤腿脚不便、被告两家保险公司均在外地。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法庭让双方当事人添加法庭微信,并建立案件微信群,将特邀调解员邀请进群。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在微信群内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常燕也拿到了理赔款。原告的委托代理律师赵远涛感叹:“‘一案一群’调解太棒了,不仅方便了双方当事人参与诉讼,也提高了我们的办案效率。”涉案的两家外地保险公司代理人也连连称赞:“法庭利用微信群调解案件,减少了我们的诉讼成本,节约了诉讼资源,真是便民、利民之举……”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商州区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全力做好教育整顿成果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成果转化,切实减轻群众诉累。该院在5个基层法庭和诉讼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专用诉服微信,由专人负责,并将诉服微信二维码制作成便民服务牌,送至辖区所有行政村、社区、镇办、派出所、司法所、便民服务大厅、银行营业大厅等场所摆放,老百姓只需“扫一扫”,自己的司法需求就能得到回应。

“当事人只要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就可快速进入线上诉讼服务环节,进行法律咨询,阅览疑难问题解答栏目,了解自己在法院诉讼案件的进展情况。法官可以进行线上调解、线上开庭、线上接收法律文书、答询等,突破了传统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微法官’24小时在线服务,受到老百姓欢迎。”闫伟伟边演示边说。

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沙河子法庭利用信息化推出法庭微信二维码,并将微信二维码制作成便民服务牌,让人民群众添加微信,通过微信方式进行线上法律活动。沙河子法庭还邀请每个村、社区选任的特邀调解员添加法庭微信,实行“两个一”制度,即“一案一群、一群一调解员”制度,建立了线上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

“法庭定期通过微信推送典型案例、常用法律法规、法院动向等内容。微信二维码推出后,每天都能收到群众的法律咨询及案件当事人询问案件办理进度等信息,让群众切实地感受到,他们有了随身的法律顾问,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服务承诺。”6月17日,在商州区大荆镇新街社区,社区特约调解员、党支部书记闵余良这样说。

据了解,该微信二维码推出以来,截至6月17日,已累计服务人数达844人,线上办理立案、缴退费、调审、送达496件次,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其是老百姓的“随身法官”。

(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