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警察就是要让群众有安全感
现在诈骗分子的手段越来越多,犯罪方式已经由传统的诈骗转变为新型的网络诈骗。我们在不断学习研究,尽最大努力减少群众的损失”。
第一次见到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王翔,是在雁塔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刚一见面,王翔就向记者讲述近几年电信诈骗案件的发展和破获情况。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是王翔所在的合成作战中心参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来最忙的时候。
严肃中带着幽默,以最清晰易懂的言语科普反诈知识,西北人的质朴豪爽与公安干警的干练风采都在王翔身上体现。
王翔和同事在进行日常工作研判。
从警初心 做群众的正义“守护神”
入警四年来,王翔大部分时间都在接触信息研判和反诈工作。2021年1月,王翔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谈到获奖,王翔说:“我们工作的常态是在电脑面前,能被人民群众认可给了我更大动力,也说明我们的工作实实在在有了效果”。
王翔在成为一名公安民警前,先后在西安邮电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学习通信工程和侦查学专业,或许是因为专业原因,从警伊始,王翔就对计算机信息研判比较感兴趣。
2017年7月,仅参加工作2个月的王翔就主动请求负责侦办一起故意杀人案,专案组成员在15年间跑遍全国大江南北,但一直无法寻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办案时王翔在对当年案卷进行梳理、汇总、了解详细情况后,充分利用刑侦信息化手段与新的技战法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大数据搜集信息万余条,并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逃脱十五载的杀人恶魔被雁塔刑警千里擒获。
目前王翔所在的合成作战中心,除了要做数据分析,还需要日常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做到刑事案件一案一研判,从每一个案件里抽丝剥茧,发现可用的线索,主动推送给办案民警。
“我们分局一年立案几千起,平均每天几十起,这些我们都会进行相关的研判和分析。”王翔边说,边在实时数据大屏指给记者看,“我们的案件都会有记录,一有警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分析研判,提高办案效率”。在王翔心中,作为一名刑警要让群众满意,首要就是打击犯罪,让大家有安全感。
“最近我们在十二小时内破获了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时还背着盗窃的200多万在网吧上网。”对于盗抢案件,公安雁塔分局刑侦大队落实“快侦快破”机制,合成作案与小案中队、技术中队同步上案,紧密配合,狠抓狠打。
“入室盗窃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转化为抢劫甚至故意杀人。所以我们对这类案件一直特别重视,近期好几起案件都是在24小时内侦破的,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王翔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在工作中王翔经常会自己琢磨研判技巧、战法,与有经验的战友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办案能力。“我们辖区的老百姓被欺负了,我们作为老百姓最大的‘守护神’,谁欺负我们的老百姓,我们一定要去‘打断’他,让他以后再也不敢了,只要一提到雁塔公安就断了犯罪的念头”。
反诈路上 要争取走的更快一些
随着社会发展,盗抢、故意杀人等警情逐步减少,看不到、摸不着的低成本网络犯罪越来越多。雁塔区由于经济活跃度高、人口基数大,是电信网络诈骗危害的高发地区之一。
“现在警情最高发时期网络犯罪已经占到了刑事警情的40%,疫情期间人们接触较少,网络诈骗的次数也随之提升。”且由于很多犯罪分子在境外,存在难以打击、难以处理的问题。
“我们都不懂,还怎么打击犯罪分子?”作为反诈一线民警,王翔深知每一起案件对一个家庭的伤害。“我们一直在多方学习,有时候我自己琢磨出来东西就带着大家一起学,现在我们不仅搞信息研判、侦破案件、我们还有自己的数据建模。”
王翔团队的项目获西安市公安局科技练兵数据建模大赛一等奖。
为狠打电信诈骗犯罪“七寸”,针对“去哪防、该打谁、怎么打”三大痛点问题,王翔带领合成作战中心建立了“电信网络诈骗打防一体化分析模型”,该模型在“西安市公安局科技练兵数据建模大比武”决赛中荣获第一名。王翔和团队犀利、高效的作战业务水平,为雁塔区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从起步较晚,到名列前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开始从事反诈工作,王翔接触过一位八十多岁的受害者家属,他女儿通过婚恋交友渠道被骗四百多万,由于担心隐私问题报案时间较晚,被骗资金已经流向境外。“当时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追回来二百多万,但老人还是不满意,希望可以全部追回。”
至今回想当时的情形,王翔的心里还不是滋味,原因不是老百姓能不能理解民警追款背后的辛苦,而是想怎么才能从根源上让老百姓少受骗少发愁。
在电信诈骗犯罪链条中,几乎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离不开“两卡”,出租、出售、贩卖个人银行卡、电话卡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剧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因此,“断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铲除电诈等违法犯罪的生存土壤,对遏制发案有重要作用。
“我们一直在做断卡,一直在分析。对雁塔区百姓来说,如果我们做好了基础防范和电诈相关的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各种类型电诈如何去防范,群众就不会上当受骗,那我们压力小了,群众的钱袋子也守护住了”。王翔对记者说。
勤于创新 让人民群众少“着急”
“我们分局所有警察都有一个认同感,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要落到实处,而不是喊句口号。比如电诈案件,我们不是金额大的去侦破,金额小的就不管了。对有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家庭来说,一万块都有可能毁了一个家庭”。
不管案件大小,首先一定要去打、去破,秉持这一原则,王翔带领的雁塔分局合成作战中心成立至今已破获各类案件600余起、抓获嫌疑人1400余人。
2021年1月,王翔设计上线了“雁塔反诈”微信公众号。面向辖区群众,开放电诈快速报警、高危信息查询、反诈知识宣传、诈骗案例解析等功能。试运行25天,关注量已超过50万人。
王翔介绍,目前的网络诈骗警情中,刷单诈骗和贷款诈骗两类诈骗占比非常高,群众去派出所报警陈述情况的流程,会耽误资金的追回时间。在“雁塔反诈”公众号,群众可以快速便捷的在网上报警,后台警察核实后进行快速止付,及时迅速为群众避免损失,公众号开设20多天里,已成功止付6000多万元。
王翔给派出所进行业务培训。
从创新建模到公号反诈,实现了“让群众、民警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王翔认为大数据是未来公安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合成作战中心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成为民警办案的信息大脑、眼睛和耳朵,能在作战时精准研判,精准打击。
“雁塔公安刑警是雁塔公安的一把尖刀,那合成作战中心就是尖刀上的那个尖儿,给大家指方向,所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大家的要求非常高。”
在群众的眼中,王翔是一名知识型、实干型的刑警;但在同事们的眼中,王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王翔告诉记者,基层民警的工作量其实很大、很繁杂,有信息数据的辅助能够减轻大家的部分压力,合成作战中心的每一位民警打牢作战基础后,能够带动各派出所各单位建立小责任中心,在案发后方便快速的流转和研判,以大数据分析预警为依据进行指令推送 、行动处置,践行“科技强警”的使命担当。“我们办案快了,群众就少着急了”。
砥砺前行 “警察就是要有一股韧劲”
记者采访当天,是王翔在单位“驻扎”的第七天。
平时一周不回家、疫情紧张时期一月不回家,已经是王翔的生活常态。分析研判、协助办案、电诈防范、疫情核查……每一项工作,王翔和合成作战中心干警们都积极的走在一线。“去年疫情大年三十来单位,配合疫情防控指挥部核查,那会儿大家基本上每天睡两三个小时,跟打仗一样,不在乎自己有多累了。”
当时,王翔的女儿刚过满月。除了每周买点菜放家门口,隔着门看一下女儿,在疫情一线忙碌的王翔没时间、也不敢回家抱一抱孩子。
疫情期间,王翔只能在家门口看一眼妻子和女儿。
付出终有收获,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王翔带领合成作战中心干警们在岗位上连续奋战了39个日夜,开展各类信息核查数据16万余条,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警察、一名公安铁军在重大任务面前的责任担当。他所在的公安雁塔分局指挥中心也被公安部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当时心里也有害怕,但这事情我们不做,谁来做?”
“那孩子出生到现在你给她换过几次尿布?”
“……不到十次。”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慢慢变成了父亲的样子”,王翔的父亲是一位交警,在他记忆里总是见不到父亲,“那时候也不清楚他一天天忙啥呢,后来啊,就明白了”。
“警察就需要一股正义感和韧劲”,在和父亲不一样的从警“战线”,王翔一直在践行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从警四年来,王翔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2019年度优秀公务员,2020年入选陕西省公安厅大数据建模核心攻坚团队、2020年“西安市公安局科技练兵数据建模大比武”决赛中获第一名,获“2020年度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
采访即将结束时,“雁塔反诈”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位群众的咨询,根据咨询者发来的聊天截图,王翔与同事研判分析这位群众的“网友”是一位诈骗人员,第一时间对该群众咨询问题进行回复,避免了资金损失。
“破一案不如止一案,止一案不如少(防)一案。”王翔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步步实现让群众有安全感、让群众满意的目标。
(姬文艳 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