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默的物证“开口说话”
民警在百货超市勘查案发现场。 (资料照片)
指纹、DNA、足迹……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证据,通过大海捞针般的数据比对,让冰冷沉默的物证“开口说话”,最终锁定真凶。在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几乎在每一个错综复杂的案件现场,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实地勘验、现场勘查笔录、制作鉴定书、制作卷宗,根据镜像文件进行电子物证检验等等。他们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有力鉴定,他们就是刑事技术民警。
2021年,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在上级刑事科学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局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以打击犯罪、服务警务为中心工作,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实效意识、法律意识,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思想过硬、管理规范、善打硬仗的刑事科学技术队伍。
2021年,该中队紧盯目标任务,一方面协调局党委支持配备了电信诈骗等案件勘查设备,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升技术民警在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现场和传统案件现场的勘查能力。
技术中队严格落实省公安厅关于违法犯罪人员信息采集工作的要求,严把采集质量关,充实数据库,为预防犯罪及后续比对破获案件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全体技术民警高效率、高质量率先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刑事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任务。全年勘查电信诈骗现场162起,勘查传统现场153起,完成现场辨认工作106起,均达到100%录入,合格率100%;出具伤情鉴定意见34份,采集常规DNA血样1180份,采集声纹信息1080份,采集虹膜信息980份,勘查检验非正常死亡案件现场24起。
在侦查破案的实践中,副中队长强峰峰摸索总结出利用指纹系统“分步分区比对法”“检索重点区域比对法”“重要特征组合比对法”等技战法,先后破案数起,迅速成长为富县乃至全市刑事技术领域的排头兵,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民警王万兵年勘验现场总数达到发案数的70%以上,还同时兼顾做好案件登记、物证室管理、案卷卷宗制作和配合办案单位做好证据收集等工作。他通过勘验现场中提取到的DNA物证,直接比中嫌疑人,被延安市公安局评为技术能手。
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抽丝剥茧、鉴定真相,技术中队民警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整体战斗力,成为一个个案件破获的神助攻。
(通讯员 李娟 记者 王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