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让现场“说话” 让物证“发声”
是奔走在凶案现场的刑事技术专家,也是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的资深刑警,她就是汉中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队长周莉。
工作中的周莉承担着案件痕迹和物证提取、检验、鉴定等工作,做事细致认真、慎之又慎,但私下里她爱说爱笑,不把工作时的严肃紧张带进生活。
周莉从小就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1998年,她如愿穿上了警服。2006年,她参加了中国刑警学院痕迹检验专业培训,成为汉中刑事技术队伍里第一名女技术员。“进入刑警队以前,我看见别人出现场很羡慕,当时也没觉得有多害怕,只想着有机会我也要去现场。”周莉说。
刑事技术就是要让现场“说话”,让物证“发声”。刚开始做刑事技术工作时,遇上比较血腥的案发现场,周莉并不是不害怕,但痕检结果是破案的重要依据,做好物证提取、检验等是她的职责所在。要强的周莉不允许自己打退堂鼓,硬着头皮也要完成工作,逐渐在一次次实战中练就了过人的胆识。
有一次,周莉和同事一起出现场,他们在河沟旁发现了疑似藏匿被害者尸体的土堆,土堆与河堤有将近4米的落差。为了更仔细地勘验,周莉想都没想就从堤岸上跳了下去,对土堆上遗留的痕迹进行分析和拍照。周莉这种利落高效的工作作风,让同事很是佩服。
2012年,周莉被选派到中国刑警学院进行文件检验专业的学习,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这个专业知识庞杂,对鉴定人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当时周莉课余时间基本都“泡”在图书馆里,尽全力吸收新知识。最终,她顺利取得了文检工程师职称,被纳入“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成为复合型技术人员。
周莉的学习成果很快就在实战中有了用武之地。2013年,汉中发生了一起案件,该案件嫌疑人作案后为了掩盖罪行,就胁迫受害人写了一张欠条,试图将强奸变成双方的一场交易。由于字迹高度相似,难辨真假,案件一时无法定性。周莉拿到欠条时,看着上面沾着的血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物证“发声”!于是她不断临摹欠条上的笔迹,借助专业设备分析笔痕,反复论证嫌疑人和受害人的书写习惯,出具了欠条上关键内容是嫌疑人所写的鉴定意见,最终让嫌疑人低头认罪。
近年来,周莉先后参与或主持像这样的刑事案件现场勘查874起(次),通过现场勘验和检验鉴定直接认定案件性质789案,进行物证检验1988件,出具检验意见书834份,为侦查破案提供方向,为案件的诉讼提供了有力证据。此外,周莉主持研发的“e勘查移动警务系统”,在2019年公安部首届刑事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基层科技创新优秀奖”,她所在的技术大队也被团省委授予“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1月,周莉被公安部聘任为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2021年3月,周莉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周莉不忘初心,服务人民,在正义之路上勇敢前行。一路走来,家人也给予周莉许多理解与支持。周莉的丈夫也是警察。在他们的孩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一天夜里周莉接到出警命令就出发了,孩子被惊醒、哭闹不止,怎么安慰都不行。情急之下周莉的丈夫只好用周莉的睡衣裹着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孩子闻着熟悉的妈妈味道,终于不再哭闹了……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但是丈夫从来都没有埋怨过。有一年过春节时,周莉接到电话就出门办案了,孩子跟着周莉的丈夫一起去值班、巡逻,两个人在万家团圆的时刻都选择为了自己的使命坚守岗位……
“在我心中,警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虽然要牺牲很多,但既然当了警察就要扛起责任,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周莉说。
(记者 王姿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