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一天办五案!执行路上的“苦”与“甜”

“基本解决执行难”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决战决胜”是法院每位执行干警的共同信念。日前,天津滨海新区法院执行局干警高用利和刘佳音,用他们的经历,展现了冲刺阶段中平凡又忙碌的一天。

  “小高,你和小刘准备一下,一会儿就出发……”10月底的一天,在滨海新区法院执行局领导的部署下,高用利和刘佳音带着相关材料,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当天,他们预计要完成5起执行案件的查询、查证、保全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从法院出来,二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直奔第一站——位于河北区的不动产登记中心。

  9点20分,高用利和刘佳音抵达目的地。这是一起企业间的借贷纠纷案件,被申请人名下的财产无法满足执行工作,二人于是根据仅有的线索,前往河北区查询被申请人的不动产信息。

  得到工作人员的答复后,他们做好相关记录,然后驱车前往第二站——邮政储蓄银行和平区支行。

  “这起民间借贷纠纷中,我们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现被申请人的账户存在异常,需要前往金融网点进行冻结。”刘佳音表示,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冻结账户自然是越快越好。

  虽然得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但由于需要核验、申请、报批等一系列手续,冻结完账户已是11点了……

  上午的工作按计划完成,但棘手的任务还在后面。顾不上休息,高用利和刘佳音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津南区八里台工业园查封设备。

  这起融资租赁案件中,因被申请人避而不见,导致申请人的执行要求迟迟无法兑现。于是,申请人要求法院保全查封被申请人经营公司的设备。

  中午12点,两位执行干警抵达时,发现大门紧闭。经询问得知该企业已经停止运营,无工作人员保管设备。经与申请人沟通,该企业办公场所为八里台工业园管委会所有,高用利打电话至管委会询问,被告知管理人员已经下班,下午上班后将会帮助法院查封设备。

  得到准确的答复后,两位执行干警在路边吃了快餐后再次赶往该企业。因拖欠租金,全封闭式的仓库已经被停水停电。高用利和刘佳音只能借助手机电筒功能,在漆黑的库房里,给需要查封的设备贴上封条并登记入册。

  下午2点半,关于这批设备的保全工作终于完成。两位执行干警再次启程,直奔大港滨海农商行。

  40分钟后,他们抵达当天行程的第四站。这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方达成和解后,向法院申请解除被申请人账户的冻结措施。

  工作难度不大,但是在金融网点,授权、审核等一系列办事流程,还是需要走一遍的。

  下午4点半,成功办理完“解冻手续”,两位执行干警前往天津港某物流公司,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的设备进行查封。

  赶上“晚高峰”,交通不畅,遭遇堵车的二人于6点左右才赶到目的地。此时,天已经黑了,物流公司院内也没有几名工作人员了,但是执行工作不能拖延。

  随后的工作中,“说明来意、联系管理人员、确定被查封设备”,高用利和刘佳音开始了忙碌。欣慰的是,物流公司负责人很配合法院工作,省去了很多麻烦。“这些设备都已录入查封清单,签字后产生法律效力,但是可以继续用于生产,不能转让……”在查封了几十辆吊车、牵引车后,执行干警向被申请人告知需要注意的相关事宜,并将法院鼓励企业继续经营、盘活资金的政策进行告知。

  晚上7点20分返程,回到院里已经是8点。在办公室,高用利和刘佳音还要将这一天所办案件的进展情况、查封的账号信息、设备情况全部录入系统。晚上9点,他们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互相道别,回家吃饭。这一天,五件案子、五个地点,行程230多公里,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看着满天的星光,他们只是笑笑说,只要能把案子结了,再苦再累心里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