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近年来,西安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2018年以来西安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2018年以来,西安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莲湖区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莲湖、新城、碑林、雁塔、长安等5区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有效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一山一水一文明古迹”的保护,制定、修改《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灞河重点区域风貌管控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良法保善治。全市目前共有地方性法规82部、政府规章73部、行政规范性文件65件,政府治理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不断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全覆盖”,向社会公布“城区公共管网供水价格改革方案”等11个市政府2022年重大决策事项,接受公众监督。
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中心等“三个中心”运行良好;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开展“交房即交证”等200余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与11个省27个市区建立“跨省通办”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级部门累计取消141个证明事项,有效解决“奇葩证明”“重复证明”问题。2021年,西安在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列各市第一,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
全面提升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2021年以来累计公示“红黑名单”信息78万条;完成市场监管等7大重点执法领域体制改革,严格全市2.4万名执法人员证件管理。2020年,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市、区(县)重点执法单位的12个项目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新冠疫情处置做法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推广
不断强化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完成全市应急综合执法队伍改革,编制《西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8个行业细则,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组建72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建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综合预警监测平台。2022年7月,西安新冠疫情处置做法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推广。
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了全国首个市级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基本实现区县(开发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在全国率先建成市级“互联网+监管”系统
依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率先在全国建立行政复议决定履行法治督察制度,创新建立法治督察协同配合机制,统筹党委巡察、纪检监察、法治督察、政府督察、行政检察等各方力量。
积极提升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市级“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多个数字化平台,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招投标,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4539个、总额近4亿元;研发建设“西安政策通”平台,集中公布市、区 (县) 两级惠企政策2000余条,2021年以来累计兑现资金672亿元。
建设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等多个智慧监管平台,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推广运用“大数据+执法”模式,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有效破解人少事多、精准执法的难题。
同时,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工作,组建1400余人的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全市建成“立体普法阵地”近3000个、“平面普法载体”超1.2万平方米,成功创建36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