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项目站好岗” ——宝鸡市陇县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宝鸡市陇县公安局紧扣目标,把握工作要领,强化工作举措,聚焦服务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创新完善项目警官制度,为重点项目放心、安心落户和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当好“服务员”
“现在遇到安全问题,我们就及时找项目警官请教,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让人很安心。”5月13日,陕西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文德说起项目警官赞不绝口。
彭文德在陇县温水镇坪头村投资大棚种植了千亩羊肚菌,种植面积广,看护成了难题。一日,羊肚菌基地门卫严某报警称,公司内堆放的加工原料不翼而飞。项目警官李小岗第一时间与民警赶到事发地,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勘查,连夜侦办,最终将犯罪嫌疑人和被盗加工原料人赃并获。之后,在项目警官的协调指导下,彭文德合理安装14个高清摄像头将千亩培育基地的角角落落全面覆盖,羊肚菌的看护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今年3月下旬,项目警官巩凡在陇县河北镇某重点光伏发电项目工地巡查时发现,该工地物资材料疑似被盗。在与该项目负责人核实后,陇县公安局立即启动涉重点项目违法犯罪专案侦办机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班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细致勘查案发现场,综合研判各种线索。专案组成员在千头万绪中一点一点寻找案件突破的蛛丝马迹,最终经过十昼夜鏖战,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为项目挽回损失10余万元。随后,专案组成员乘胜追击,对案件进一步深挖研判,又连续破获该团伙流窜盗窃案件6起,涉案金额百余万元。
项目推进到哪里,护航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陇县公安局主动深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开展调研,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2名项目警官,设立项目警官工作站(室),坚持“有事必到、无事不扰”原则,夯实巡逻防范、风险预警、警情快处、专案侦办、跟踪服务、协同保障六大职责,做到服务保障零距离。目前,陇县43个重点项目落实项目警官86名,设立项目警官工作站(室)43个。
当好“调处员”
“感谢民警帮我们要回工资!”务工人员王某领到工资后高兴地说。
项目警官曹睿、兰耀辉在例行巡逻时发现,某项目部财务人员派发工资失误,导致部分务工人员因工资无法落实与项目部人员发生争吵。二人立即上前劝阻,并联系项目部负责人与务工人员代表进行协商,成立由项目部牵头、项目警官协助的工作小组,迅速开展错发薪资追讨工作。但多数工人认为错领工资并非自己的错误,没有义务退还。针对这一情况,民警积极发挥法律宣传员作用,挨个上门走访,逐户进行法律宣传,耐心做思想工作。最终,工人们及时退还了错领的30余万元工资,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项目警官杨晓东、薛佳在对辖区某重点开发项目进行风险隐患摸排中获知,施工人员刘某和李某是同村,因老家宅基地问题,曾多次发生纠纷。后两人同时到该项目务工,将矛盾带到了工地。务工期间,二人多次发生口角,包抓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多次调解无果。为尽快化解积怨、打开两人的心结,杨晓东和薛佳多次前往两人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终,两人相约走进项目警官工作室,相互赔礼道歉、握手言和,积攒多年的恩怨得以妥善化解。项目警官成功消除了一起影响企业发展和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
当好“排查员”
陇县公安局项目警官针对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模式,进企业、入项目、听困难,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因需施策、因类施策,制定贴近企业实情的方案,对项目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该局开展定期走访、精准摸排,加强风险预警,及时指导企业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内部安全防范机制,严防安全隐患,对摸排出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登记造册、精准研判、妥善处置。项目警官加大民爆物品安全监管力度,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召开相关安全教育及培训会,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风险。自项目警官制实施以来,陇县公安共排查整改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百余处。
陇县公安局项目警官以快速响应、高质量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为宗旨,及时调处项目落地和生产过程中各类矛盾纠纷,迅速处置阻挠施工等影响项目建设和发展的事件,保障项目正常运转。此外,陇县公安局还建立健全项目警官考核评价体系,实行“面对面”与“背对背”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形成了“我为项目站好岗”的浓厚氛围,持续在护航企业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发力,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记者 史红海 通讯员 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