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公安:治理更精细 服务更贴心
2022年,宝鸡市“纠转民”和可防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66.7%、3.1%;今年1月至6月,宝鸡市电诈发案、财损数同比分别下降0.59%、20.33%。这些数字折射出宝鸡公安在推行筑基工程、强基警务和加强派出所工作中迈出的坚实步履。近年来,宝鸡市公安局围绕落实“派出所主防”要求,积极创建“五个四”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主动创稳”。
宝鸡市公安局创新社区警务“四单一图”,《职责任务清单》明确社区民警6项职责、23项任务;《执法清单》明确治安管理和消防监督检查2大类执法范围、内容和要求;《权力清单》明确盘问、检查、处罚、调解等7种权力;《奖励问责清单》明确3种立功受奖情形和11种问责情形,推动“一管三防”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流程图》将社区民警日常工作内容规范为“16个1”。“四单一图”警务模式推行后,社区民警不承担打击处理任务、不参与值班接处警,真正把社区民警“钉”在社区,当好群众家门口的“公安局长”。宝鸡市公安局还通过巡特警整建制下划、干部下派锻炼、新警定向补充,持续推动警力下沉,派出所警力占比达46.79%,社区民警警力占比达40.02%。宝鸡市182个社区实现警务室全覆盖、民辅警全配备,1158个行政村“一村一警(警务助理)”全部落实。
宝鸡市公安局畅通风险排查“四个渠道”,深化“面对面”走访排查,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面摸排“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治安要素,开展风险评估,根据业务归口分类推动防控。深化110警情挖掘,建立派出所与110警情联动分析机制,定期梳理研判重复警情和重点投诉举报,发现潜在风险,推送一线防范化解。深化大数据研判,发挥大数据侦查中心、“情指行”平台资源整合优势,研发风险预警、人员管控等数据模型,深度研判情报线索,支撑派出所主防。强化人力情报建设,建立线索举报奖励制度,落实专项经费200万元。2022年7月21日,宝鸡市公安局金台分局根据群众举报,查获一起被省级督办的开设赌场、聚众赌博案件,抓获涉赌人员44名,收缴涉赌资金80余万元。
宝鸡市公安局强化风险管控“四色预警”,对风险隐患按照“红橙黄蓝”四色分类标注,将高风险标注为红色,通报相关警种压实责任、盯紧看牢;将中风险标注为橙色,定期进行走访,落实管理管控措施;将低风险标注为黄色,加强情报搜集研判,及时发现化解风险苗头;将其他风险标注为蓝色,进行常态化管理。截至目前,该局共标注红色高风险1055个、橙色中风险7949个、黄色低风险28606个,落实管理管控措施1.1万余次。
宝鸡市公安局构建安全防范“四位一体”,突出“人防”,以派出所、警务室为支点,辐射设立警务站920个,配备警务助理953名、警务信息员739人,组建“义警”队伍17支,发展群防群治力量1887支3.6万余人。突出“物防”,督促指导党政机关、目标单位、旅游景区等加强防护装备器械配备,完成全市336家石油、石化、电力等重点单位物防提升改造,各县区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物防措施落实率达98%以上。突出“技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519个,完成606处“三无”、老旧小区技防设施改造提升。突出“智防”,在26个警力达标派出所推行“两队一室”,其他派出所推行“岗位制”和“一警多能”模式。前期,宝鸡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马营派出所在全市率先建成综合指挥室。今年以来,宝鸡市公安局大力推进陈仓、西宝路、石坝河、神农、高家村等派出所智慧化建设,全市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宝鸡市公安局建立强基工程“四项机制”,即快反处置机制,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推动构建任务接收、统筹、下达、执行工作闭环,保障“派出所主防”工作高效运转;跟进督促机制,由综合指挥室每日汇总梳理任务落实情况,专人专岗负责监管考评;复盘问效机制,对重大、敏感警情处置情况进行复盘分析,及时发现整改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奖励激励机制,发挥4个全国、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打造“一所一品牌”,让亮点更亮、强项更强。
(记者 史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