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汇”就别样“枫”景
近年来,宝鸡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间里”“心坎上”,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突出特色,调解组织品牌化。
文汇路街道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打造“永奇调解工作室”品牌,通过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的要求,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建设道路。黄永奇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热心周到、专业高效的服务方式,有效帮助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调解各类复杂矛盾纠纷85余件,获得感谢锦旗15面,现如今,他已成为文汇路街道人民调解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
法融网格,平安建设一体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时代脉搏,顺应社会治理趋势,街道从维护辖区社会安定的平稳大局出发,切实将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在居民“家门口”。通过将辖区派出所21名社区干警有效融入网格,连同90名网格员、30名执法队员流动巡防与“平安建设”视频监控摄像头定点巡防相结合,以居民矛盾纠纷化解为圆心,搭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提高问题发现率, 提升见“警”率,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调处,有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给群众提供零距离、有温度的服务。
拓展形式,法治宣传常态化。
街道以“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为依托,拓展法治宣传阵地,在各社区广泛设置普法宣传专栏、电子宣传屏,认真落实“法律八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并在“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法治学校、道德讲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定期“坐诊”,法律服务便捷化。
街道已在13个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全面铺开,实现了街道、社区两级法律援助网络全覆盖,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多跑路,以实际行动温暖民心。社区法律顾问每月定期“坐诊”,走进社区为居民开展法律“问诊”服务。今年以来,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协助社区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一站式”解决群众所急所需。
守正创新,枫桥经验科技化。
街道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新模式,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投放公共法律服务机,及时高效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机的安放使用,有效推进了“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拉近普法工作与群众的距离,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红利,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