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移解纷关口 下沉调解力量——宝鸡扶风法院推进诉源治理
今年以来,宝鸡市扶风县人民法院树牢“抓前端、治未病”目标导向,充分发挥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解纷关口前移、调解力量下沉、纠纷前端化解”思路,将多元解纷端口往镇(街道)、村(社区)下沉,推进全县网格员、信息员、调解员联调联动,不断完善三级调解网格,推动形成“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纠纷化解机制。
抓前端治未病
扶风法院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送法上门”以及“法院开放日”、审判“七进”等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增强群众的法治认同感,提升基层干部依法解决纠纷的能力。
该院编印了民法典常用法律问题答疑手册等,编制《服务保障全省“三个年”活动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服务保障;充分利用“两微一站”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线上普法宣传工作,开设“甘棠法苑——法官说法”专题栏目,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该院积极推进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守‘未’成长、与法同行”校园巡讲活动,在全县12所中小学校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专题宣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针对婚姻家庭类案件,该院与杏林司法所共同召开家事纠纷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探索家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新思路;联合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县关工委、县妇联等召开家事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推动家庭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该院通过制发《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为案涉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的司法保护;联合县司法局、信用联社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座谈会,建立“金融调解+司法确认”“赋强公证+强制执行”工作机制,向县信用联社发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司法建议书,切实从源头上减少金融类诉讼案件发生。
凝聚调解合力
2023年10月,赵某与樊某妯娌俩因地畔纠纷发生口角,继而产生肢体冲突,导致赵某受伤住院。双方诉至法院后,扶风法院将案件分流到诉前调解中心。调解员联合村干部对双方进行了调解,最终促成和解。
调解员说:“我们围绕矛盾争议焦点,为双方分析利弊、释法明理,并释明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和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引导双方达成和解,既化解了矛盾,又修复了双方的亲情。”
这是扶风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诉前化解纠纷的一个缩影。扶风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依托县委政法委“一网两翼三平台”,成立了诉前调解中心,与全县各镇2904名综治中心网格员、信息员和131名村组调解员联调联动,完善委托调解和特邀调解机制,对民事案件中占比较大的家事纠纷,委托调解中心先行调解。2023年以来,扶风法院委托诉前调解1402件,提升了办案效率,减轻了群众诉累。
缩短服务距离
扶风法院持续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拓展园区法律服务中心职能,建立了“法官+协会+园区”联络服务机制,就近、有效、便捷化解园区内涉企矛盾纠纷。
2023年6月,某建设工程公司从某科技有限公司处承包建设一工程项目。项目完工后,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未支付工程款。某建设工程公司诉至扶风法院,要求某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及逾期利息。
考虑到案件标的大、双方诉讼成本高,为快速化解纠纷,在征得当事双方同意后,扶风法院将案件转入调解中心。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联合行业协会、园区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围绕当事双方争议焦点,分析利弊。经过多轮沟通协商,当事双方就工程款金额、支付时间及履行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
“设立园区法律服务中心后,县法院给园区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不仅快速化解了企业纠纷,同时法官还定期进园区、进项目进行调研走访,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司法服务。”某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1月,扶风法院受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和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两案共涉及579名务工人员的工资323万元。为快速解决务工人员工资问题,扶风法院采取审执调联动机制,由执行干警先行介入进行诉前保全,确保后续审判工作顺利进行。办案法官、调解员联合镇政府、新区管委会干部从诉讼、执行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排除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了涉案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单凭法官唱‘独角戏’,矛盾纠纷化解不易,只有和调解员联动,才能为诉源治理按下‘加速键’,最大限度做到案结事了。”办案法官说。(记者 史红海;通讯员 杨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