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眉县创新“三委带五会+N”工作模式
干群共建和美乡村

宝鸡眉县位于关天经济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非公经济发达,产业特色突出。1月13日,记者从眉县县委获悉,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广泛凝聚群众推进基层治理的智慧和力量,眉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在积极探索总结全县基层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委带五会+N”工作模式,推进基层治理纵深开展。

“三委”主导,形成基层自治“主心骨”。眉县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支部统一领导、村(居)委组织推动、监委协同监督、各方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引领作用,党员先锋模范典型作用,走在前、做示范;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组织推动作用、村(居)民小组长带动作用,勤跟进、硬实干;充分发挥监委会民主监督作用,监委会成员监察监督作用,常监督、促落实,通过多元共领,形成乡村治理“主心骨”。

“五会”主责,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眉县坚持“自治组织”落实,形成调解委员会抓化解、村(居)民议事会抓协商、道德评议会抓教育、红白理事会抓乡风、禁毒禁赌会抓劝控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在“三委”带动下,五套人马协同协力,落实主责,各尽其能。调解委员会前端介入源头治理定分止争;村(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居民操心揪心事破难题,道德评议会对居民行为举止进行表彰惩戒促良俗,红白理事会针对白事红事移风易俗倡新风,禁赌禁毒会宣传教育正乡风,通过多端共治,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N式”主联,赋能基层治理“见实效”。眉县坚持“N种方式”联动,健全“五治”融合下的多形式基层治理联动制度。眉县的“圆桌会”“小板凳会”“田间地头会”“楼栋居户会”,重点事日常事在居民议事中解决;开展“上门评”“炕头评”“跟踪评”“法理评”“表彰评”“红黑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案例说”“现身说”“危害说”“亲戚说”“五老说”,为群众带去接地气的普法教育,通过多管齐下,赋能乡村治理“见实效”。

眉县“三委带五会+N”工作模式的推行,使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不断浓厚。全县全过程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不断迸发,一幅干群同心、人人尽责的奋斗画卷徐徐展开。(记者 史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