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千阳县张家塬镇:建立邻里守望互助机制, 持续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水平
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水平,千阳县张家塬镇探索建立邻里守望互助机制,有效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配强人员力量,优化激励措施。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作用,凝聚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等驻镇单位合力,共同推动邻里守望互助机制的建立。通过摸底排查,准确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在全面落实“五包一”责任的基础上,从热心群众、退役军人、普通党员等群体中为每名患者确定1名邻里守望互助人员,将互助人员参与协管情况与村民“积分存折”管理机制挂钩,对于积极参与协管工作、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的互助人员给予额外的积分奖励。在季度奖品兑换和年底村级分红上予以兑现,根据互助人员的工作表现、积分累积情况以及对辖区和谐稳定的贡献程度,适当调整其分红比例,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协管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细化服务管理。邻里互助人员每周至少探访患者一次,了解患者的近况、病情变化及需求。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做到迅速联系,精准沟通。每次探访后,互助人员详细记录探访时间、患者状态、沟通内容,以备后续跟踪和评估。互助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及情绪波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危险行为倾向,立即向村委会和卫生室报告,协助采取紧急措施。
提升服务技能,深化宣传引导。由镇卫生院定期组织邻里守望互助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心理健康知识、应急处理能力和沟通技巧,确保有效服务管理患者。积极做好心理支持与陪伴,通过倾听、安慰和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增进其与其他群众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做好对精神障碍患者包容、理解的宣传员和引导员,倡导群众关爱患者,摒弃偏见与冷落,全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邻里守望互助机制的建立,有效提升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质效,有力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下一步,千阳县张家塬镇将继续深化邻里守望互助机制的实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提升互助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