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司法警察+”走出检务保障新路径
“随着检察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既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新的机遇。唯有不等不靠、随势而变,主动作为、能动履职,才能适应检察工作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10月25日,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支队支队长任国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咸阳市两级检察院认真落实省检察院“三个一”工作思路和市院“四抓”工作举措,持续深入推进“三有”争创,扎实做好品牌创建,涌现出许多有特色、反响好的亮点品牌。
“首在履职”,主动担当谋发展
作为检察办案的重要保障力量,咸阳市两级检察院司法警察积极适应新要求,聚焦“服务检察办案、保障办案安全”职能,积极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新时代检察工作价值追求,主动作为,健全“司法警察+”检务保障模式,着力构建“警务保障规范化、精准履职高效化、检警互动一体化”的检察机关内部新型检警关系。
针对刑事案件数量多、利用刑事办案工作区询(讯)问多等实际情况,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与刑事检察部门建立协同办案工作机制。2022年,在办理某养老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法警大队结合涉案嫌疑人多、受害群众多、涉案金额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警务保障方案,连续5天出警8人次,协助办案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49人,有效保障了案件顺利办理。
兴平、礼泉、泾阳、三原等地检察机关法警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与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控告申诉等部门建立了协同办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咸阳市两级检察院已累计派警560余人次,参与送达法律文书、公益诉讼调查、司法救助、公开听证、社区矫正、信访接待场所秩序维护等工作630余次。
“重在编队”,规范管理提质效
“我们院始终把司法警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检察长带头分析、研判、谋划司法警察工作,要求法警大队严格落实编队管理要求,全面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院里还在软硬件设施方面给予法警大队全力保障。”礼泉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大队长赵小刚说。
编队管理是司法警察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咸阳市两级检察院着眼“符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文件规定、符合司法警察准军事化管理内在属性要求、符合检察办案工作特点”实际,建立了“编队+派驻”管理模式。同时,咸阳市两级检察院健全“定向定期派警”和“定案定事派警”相结合的派警用警机制,切实将有限警力用在检察办案第一线。
礼泉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作为咸阳市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先后制定了《司法警察工作实施细则》《司法警察绩效考评细则》《司法警察大队与刑事检察部门应急突发事件联合处置机制》等制度,从派驻、用警、派警、报告、反馈等方面进行规范,有效破解了司法警察履职中遇到的难题。在总结分析12309检察服务工作经验基础上,礼泉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提出接待来访“三个一”要求,即见面一声问候、保持一张笑脸、送上一杯热水。该院在办理王某申诉案时,司法警察与办案检察官一起走访了全县12个镇(街道)、9个相关部门,协助检察官调查取证,开展释法说理,最终化解了矛盾,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要在强能”,实战练兵重自强
咸阳市两级检察院坚持思想与作风并重、理论与实务并重、体能与技能并重,以基本理论、基本体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强训、深训、精训,通过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训练,有效提升司法警察处突能力和执法精度。
咸阳市检察院法警支队坚持每年至少组织一期司法警察技能集中培训,各基层院法警大队严格落实每周技能训练制度,推动岗位练兵全员化、制度化、常态化。2021年,咸阳市人民检察院组队代表陕西检察机关参加了全国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女警团体比赛;2022年,组织30余名司法警察业务骨干进行警务技能专项培训;2023年,组织开展了全市司法警察警务技能集中培训,全面提升警务人员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确保全体司法警察精神状态和能力储备保持在高水平状态。2022年,礼泉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教导员魏彬因训练成绩突出、完成任务出色,被咸阳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全市检察机关要聚焦检察业务新的增长点,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全程融入检察办案中心工作,实现司法警察与检察工作同频共振。”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宇明在全市司法警察培训班上强调。
(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雷普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