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意解民忧 人大代表变身“和事佬”

8月15日,虽已立秋,但天气依旧炎热。

兴平市东城街道西街村村民冯莎莎拉着婆婆的手,有说有笑走进兴平市东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事佬”工作室。

“这婆媳俩咋又来了?上次不是给你俩都调解好了吗?”兴平市人大代表吴争项一脸诧异地问。

“我俩现在关系好得跟亲母女一样,多亏了咱‘和事佬’,这不,专门来感谢您的。”冯莎莎赶忙说。

这件事还要从今年年初说起,冯莎莎与婆婆在生活中长期意见不合,矛盾激化,虽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双方谁也不理谁。

在得知东城街道有个“和事佬”工作室后,冯莎莎主动来到工作室,当时接待的正是吴争项。

在认真倾听了冯莎莎的讲述后,吴争项与同事多次上门调解,并分别与婆媳俩沟通分析,动之以情,耐心劝说。

“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是矛盾不解决就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看她俩现在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我也高兴得很。”吴争项笑着说。

像这样的事,在兴平市东城街道“和事佬”工作室还有很多。工作室成立两年以来,以兴平市东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载体,把好群众矛盾纠纷“入口关”,用心用情为民解忧,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截至目前,共调解矛盾纠纷110余件。

近年来,兴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推动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提档升级,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动常态化,形成具有兴平特色的代表联络站工作模式,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架起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连心桥”,实现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在兴平市西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每季度召开一次的站办所长向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上,西城街道派出所、应急管理站、市场监督管理所围绕各自工作向人大代表和群众汇报情况,现场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并接受民主评议。

“为了提升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探索推行基层街道站办所长向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履职、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兴平市西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刘计育表示,将坚持举办述职评议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好地吸纳人大代表建议,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重要阵地、参政议政的场所,更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兴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服务、社区网格治理、基层民主议事等机制,形成了东城街道“和事佬”化解矛盾纠纷、西城街道代表述职评议,阜寨镇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中心联络站站点互融模式等多种模式。

去年以来,兴平市四级代表共分组进站、接待选民158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65件,帮助群众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68件。截至目前,13个镇(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33个村(居)人大代表联络站均已建成投用,联系服务群众范围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完善,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