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法院2024年十大亮点工作
理响法槌,德润天平。这一年,也曾披星戴月,卷页翻飞常伏案,只为公平发声;也曾千里执行,雨骤风狂常出征,皆为正义亮剑。我们以法为纲理纠纷乱麻,也以情化雨润万家灯火。让我们从铜川法院十大亮点工作中回望未曾虚度的春夏秋冬,走好履践致远的扬帆之路。
亮点一
以法治“硬”措施
优化营商“软”环境
全面落实省、市深化“三个年”活动各项举措,会同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加强法检协作强化司法服务保障 深化“三个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询一回访”入企走访调研,解答涉企法律问题266个。实质运行涉企专门合议庭,稳妥审结公司、股权等商事案件923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4亿元。助力扩大开放,办结涉港澳台司法协作事项4件。释放助企效能,充分发挥破产出清、盘活重整等机制作用,审结破产案件5件,推动4家“僵尸企业”有序出清,化解企业债务7055万元。通过破产重整,力促1家危困企业破茧重生,盘活资产7100万元。
亮点二
守“小家”和谐
护“大家”安定
持续完善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机制,审结婚姻、继承、抚养等家事案件896件。全面推行“四令一书”,发出人格权侵害禁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和离婚证明书共计627份。有效引导离异双方合法合理行使探望权,签订《探望权自动履行承诺书》14份。“周某、李某与张某探望权纠纷案”入选“全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9件,“法治副校长”进校讲法22次,探索推行“少年家事审判无执行”,不断筑牢未成年保护的司法堤坝。
亮点三
从“执行得了”向
“执行得好”深度转变
共受理执行案件4930件,执结4447件,执行到位12.45亿元。以专项执行攻坚,开展“陕亮执行·铜川利剑·2024”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3.66亿元。以交叉执行清积,实质化解交叉执行案件51件,执行到位1365万元。以终本出清破难,对428件终本案件恢复执行,执行到位6870万元。以多维惩戒加压,纳入失信名单683人次,限制高消费1216人次,拘留26人次,发布悬赏公告25期,发出律师调查令44份,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案件11件,促使149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以审执衔接聚力,印台法院推行执行领域“六书一令”,新区审判庭推行“执前和解”机制。全市法院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同比分别上升4.91%和41.21%。
亮点四
力促“一审案结事了”
“二审定分止争”
以“双创双优”专项工作为牵引,努力做到“小案不出一审法院,大案不出二审法院,诉讼矛盾纠纷不上交”。做实“会商一体”,市中院召开司法审判数据研判会商会议10次,对办案数据常态分析、整改提升;全市法院召开专业法官会议71次,讨论案件128件;召开审委会106次,研判案件138件。做细“阅评联动”,院庭长实质阅核案件9626件,提出阅核意见299条;评查案件2001件、裁判文书2151份。做优“库网融合”,将查阅案例库参考案例作为裁判前置程序;市中院通过“法答网”解答基层法院法律适用问题3317个。全市法院上诉率同比下降2.37%,二审案件直接改判率同比上升32.5%。
亮点五
努力把是非判清
把规则判明、把人心判暖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判决讲明“酒友责任占几成”,依法判决饮酒被撞身亡案中未尽安全义务的“邀约者”承担赔偿责任。用判决讲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坚决制止通过社交软件辱骂他人、侮辱人格,审结利用抖音诋毁他人等名誉权纠纷案件53件。用判决讲清“彩礼应回公序良俗”,妥善审结涉彩礼纠纷案件17件。组织开展法律“五进”87次,巡回审判36场,联合团市委等部门深化“红领巾法学院”创建活动,耀州法院《门楼》、王益法院《表情符号写进判决书》分获全省法院微电影、微动漫优秀奖,力促用“听得懂”的案例释法、“说的明”的法理普法,让普法接地气、让法治润民心。
亮点六
共绘矛盾纠纷
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好“枫”景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抓前置防线,在部分园区、社区和小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创成“无讼”村、社区、小区16个。抓前端化解,深化“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机制,全市法院派员入驻综治中心160余人次,培训人民调解员270余人次,诉前成功调解案件5994件。抓前瞻治理,会同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检察院印发《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反馈落实的工作办法》,发放司法建议33份,反馈率100%。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7.29%。
亮点七
跑出公平正义“加速度”
驶入智慧法院“快车道”
推动简案速审“提速一步”,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案件5647件。推进带头办案“先行一步”,入额院领导办结案件1651件。推广示范文书“便捷一步”,推行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强化审限监测,平均办案用时缩短至44天,超12个月长期未结案件动态清零。全市法院法官人均办案132件。其中,新区审判庭人均办案218件。推动现代科技赋能审判,建成司法数据数字化审判管理平台,上线“云策”可视化管理决策平台,省法院在我市召开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推进会,市中院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亮点八
打造知识产权
纠纷解决“优选地”
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34件,案件调撤率达62%。开展知识产权非正常批量诉讼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妥善化解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起诉的81件知识产权系列案件,推动侵犯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音乐作品著作权系列案件平稳审结。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站的辐射范围,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诉前实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22件,推动知识产权纠纷争议前端解决、问题源头治理、纠纷就地化解。
亮点九
“四个一批”行动
破解能力提升“方程式”
实施双向挂职一批、驻点磨炼一批、选派学习一批、调研培优一批“四个一批”行动。选派2名干警在两级法院内部交流挂职,安排市中院5名新入职干警到新区审判庭锻炼,联合举办公检法刑事业务同堂培训班,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2800余人次。注重深研细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调研成果4篇,16篇调研成果获评省级以上表彰,3件案例首批入选最高法院人民法院案例库,1件“法答网”问答入选最高法院首批精选问答,1名干警被最高法院评为“人民法院调研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亮点十
以司法“含绿量”
提高发展“含金量”
认真践行“两山”理念,稳慎办结朱某、杨某非法猎捕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案等环境资源案件14件。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保护联动机制,推动完善环境资源司法鉴定和损害评估机制,支持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和政府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加强生态司法协作,与毗邻地区法院签署《石门山野生动物、森林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石川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贯彻惩处与修复并重的理念,判决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资金14.58万元,以司法手段推动铜川蓝天常在、空气常新、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