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公安:全力开启护校安园模式

 9月1日清晨,渭南高新区第三小学门口,送孩子上学的李女士对正在执勤的民警感慨道:“开学第一天就看到警察在身边巡逻,‘护学岗’到位、装备齐全,心里特别踏实。”这样的场景在渭南市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同步上演。

随着新学期正式开始,渭南市公安机关全面开启护校安园模式,聚焦安全防控、法治教育和交通疏导,全力为师生营造安心有序的校园环境,切实筑牢校园及周边安全防线。

高新区:站好“护学岗”  织密“安全网”

公安高新分局对辖区内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拉网式”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开展防暴恐应急演练,提升校园安保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校园周边环境,分局进行重点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商户整改落实,定期复查形成闭环,巩固整治成效,持续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以法治副校长为联络纽带,公安高新分局畅通警校沟通渠道。法治副校长和辖区民警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在检查中对校内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普法,同时对师生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高新交警大队还联合教育文体局组织各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及校车驾驶员,前往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进行警示教育。

针对开学后校园周边人车流量大幅增加的情况,公安高新分局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每日在上下学重点时段安排40名民辅警准时到岗到位,分布在校园门口及周边重点路段。护学岗民辅警采取“车巡+步巡”“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疏导,另一方面加大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巡查力度,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实现警校联动新升级。

临渭区:“派出所主防”  多力量联动

公安临渭分局强化“派出所主防”工作,夯实主防警务,通过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开展联防联治等举措,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东风街派出所在学校门口及周边主路段设“护学岗”,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以公安为主,学校教职工、保安、志愿者共同参与的联动格局,携手守护师生上下学安全。同时,该所强化与学校保卫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掌握校园及周边安全动态,构建警校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杜桥派出所对辖区2所技校、8所中小学、24所幼儿园开展全覆盖安全集中“体检”,及时发现校园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并督促整改。该所充分发动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等力量,构建“警、校、家、社会”四位一体的护学联盟,全方位、全时段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区”。向阳街派出所组织民警走进辖区中学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普法宣讲、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师生们送去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课,重点讲解校园欺凌、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华州区:开展专题授课 联防联动护学

公安华州分局会同教育等部门在学校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摸排化解,多方走访收集涉校线索,第一时间核查跟进处置,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社区、家庭落实管控措施,共同推进多元化解、源头化解。分局特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外部顾问、资深专家进行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授课,法治副校长及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共计220人参训,进一步提升法治副校长及校园安全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使其更有效地指导学校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涉校纠纷调解及欺凌事件处置,真正成为守护校园净土、保护学生权益的坚实力量。

严格落实校园“高峰岗”“护学岗”勤务机制,公安华州分局联合校园保安、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护学岗”机制,将校园作为巡防目标,提高巡逻密度和频次,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每日出动警力120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300余人次,做到学校门口“见警察”、主要路段“见警车”、周边地区“见警灯”,切实增强师生与家长的安全感。

白水县:加强宣传培训 筑牢安全防线

白水县公安局全面启动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从校园内部到周边环境,从设施检查到宣传培训,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白水公安对校园周边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及减速带等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在学校门口及周边路段增设减速带、限速标志和人行横道标识;继续加强对放学时段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巡逻防控,确保在重点时段和主要路段做到“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确保校园及其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稳定。

为提升法治副校长履职效能,该局对法治副校长开展培训,讲解新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及未成年人的部分及违法后果、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校园欺凌相关知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校园安全知识。为切实提高学校应急处突能力和防范水平,民警对辖区学校安保人员进行了防护性装备使用、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现场演示和教授防暴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技巧,以及疏散学生的方法步骤,确保学校安保人员能熟练使用安防器材和护卫器械,具备先期处置校园突发案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