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检察院 以“四个注重”创新打造“旧居巷3号”宣传平台

近年来,坐落于旧居巷3号院的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检察院,充分运用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立足检察文化宣传职能,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以“四个注重”创新打造“旧居巷3号”宣传平台,以更有力检察宣传文化工作广泛凝聚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推动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综合发展。

一是注重政治统领,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将“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贯穿检察宣传工作始终。举办“旧居巷3号”政治轮训、青年论坛、读书分享会,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中领悟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宣传党中央及政法机关、检察机关重要理论成果,教育引导检察干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相关工作在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是注重红色赋能,讲好延安故事。用好延安精神这个压舱之宝,积极当好宣传者、传承者、挖掘者。举办“旧居巷3号”检察文化沙龙,挖掘传承陕甘宁边区优良检察传统,深研细悟蕴含其中的政治灵魂、为民本质、求是精髓、奋斗特性。组织“塞检之星”拍摄《七大故事》党课微视频,与辽宁鞍山、四川泸州、河南漯河等地检察机关线上线下交流学习红色文化。以安塞农民画形式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品质,打造廉政文化走廊和家风育检室。常态化开展“寻访革命旧址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革命精神”行动,促使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等3处革命旧址依法保护,推动举办延安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检察研讨会。

三是注重普法教育,营造法治氛围。继承和发扬陕甘宁边红色法治基因,营造法治社会新风尚。打造“旧居巷3号”新媒体检察工作室,通过开设“普法小剧场”“案例演说会”“节日特辑”等系列栏目,讲述红色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创作富含红色元素检察文化作品,将真实案例以“陕北说书”演绎制作《暖心》微电影,拍摄《抉择》警示教育片等广泛发布,将法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检察故事,持续推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相关特色做法先后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媒体多次刊载。

四是注重便民利民,创新服务载体。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在“安塞检察”微信公众号开通“旧居巷3号”检察服务平台,在线收集案件线索,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打造“新时代张思德检察先锋”党建矩阵品牌,设立“马锡五式检察工作室”,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平台开通以来,线上征集各类案件线索50余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9件19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2.2万元。“塞上枫桥”办案团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深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安塞区检察院始终将检察宣传工作作为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增强干警理论素养、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坚持红色赋能检察宣传工作,通过多形式政治理论培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以红色文化传播持续提升检察宣传质效,强化为民司法水平,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