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检察机关多方协同 共绘检察为民暖心画卷
“在我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是你们帮助了我,跑前跑后为我解决家庭困难,让我在失去丈夫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我打心底感谢你们!”被救助人折女士在检察机关为其和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时激动地说。
2023年12月31日,折女士的丈夫遭到不法侵害。延安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该案的过程中,收到被害人亲属反映,被害人系家庭经济支柱,案发后,其亲属未获得任何赔偿,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随后,延安市检察院立即落实领导包案机制,赴延川县折女士家庭所在地带案下访。经了解,折女士的丈夫去世后,家中仅靠其一人打零工支撑,大儿子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小儿子初中在读,还有年迈体弱的公婆需要赡养。
经调查核实,检察机关认为折女士与其儿子、公婆均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延安市检察院决定与延川县检察院对折女士等5人开展联合救助,遂迅速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争取省、市司法救助资金,加大救助力度。
之后,延安市两级检察机关联合延川县教育、妇联以及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学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结合各自职能,对折女士及其亲属提供就业、教育、医疗、民政等帮扶措施。同时,为确保未成年人救助金合理使用,由学校及教育部门对部分救助金进行监管,保障折女士小儿子上学期间生活学习开支。
2024年10月16日,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与各帮扶单位在延川县永坪镇政府组织召开国家司法救助专项座谈会,共商后续帮扶计划和救助措施。会上,各单位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进一步落实了帮扶措施和任务。
“检察机关积极对在校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传递了检察温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我们一定落实资金监管责任,对被救助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重点关注,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永坪中学校长张鹏飞说道。
座谈会最后,延安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永富说:“全市检察机关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履职,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服务,常态化开展国家司法救助,不断加大对刑事被害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困难妇女、老年人等群体的救助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具体案件办理中,要真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实现一次帮扶,长期受益,还需要各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这次对折女士和亲属开展的多元化帮扶救助,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样板。”
2025年元旦前夕,延安市检察院、延川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乡镇、村委会对折女士一家进行了回访慰问。折女士一家已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了出来,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近年来,延安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司法救助工作,坚持“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原则,积极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专项活动,同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根据最高检和省院要求,与市委政法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延安市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司法救助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市检察院与市妇联共同制定《关于推进困难妇女群体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办法》,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商及信息共享机制。各县(市、区)检察院还与教育、民政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搭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桥梁,构建起了“主动履职、依法救助、上下联动、多元帮扶”工作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主动深挖司法救助线索,及时向因案返贫致贫、因案致困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的民生保障作用。两年来,延安市检察机关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542件,救助550人,1件案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与妇联组织协作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李志勇 刘海峰 通讯员 任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