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司法为民践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检察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着力服务保障大局,为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服务发展大局 彰显检察担当

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595人。全链条保护创新创业,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79人。构建覆盖全市两级13个检察院的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体系。

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参与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依法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037人,加大追赃挽损工作力度,与公安、法院合力追赃挽损6.24亿元,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27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457件。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办理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210件,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1261人。

深耕主责主业 创新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5462人,起诉47013人,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积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启动涉疫刑事案件快速反应机制,提前介入涉疫案件7件,起诉14人。

坚守“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的要求,高质量查办涉黑涉恶案件,起诉涉黑涉恶犯罪637人,深挖彻查“保护伞”线索106条,坚决打赢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监检衔接配合,增强反腐败斗争合力,依法起诉职务犯罪1075人,其中原县处级以上干部33人。

用心用情用力 守护民生福祉

围绕用心办好群众身边“小案”,扎实开展“四个最严”、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活动,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615千克、假药和走私药品26种7千克,拧紧食品药品“安全阀”。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5件19人,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0件,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41人,为农民工追回工资480.362万元。

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综合治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市检察机关193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1000余场,受众80万人。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全市检察机关领导包案办理信访案件105件,推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开展检察听证532件,当事人、行政机关认可听证意见的比例达到91.5%。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01件,向518名申请人发放救助金993.5万元。

夯实队伍建设 推进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落实检察官权力清单,强化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会同公安机关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优化办案模式,实行捕诉一体、未检一体化办案,落实“案-件比”司法质效评价标准,努力提升办案质效。按照市院为主、市县两级院一体建设的思路推进数字检察建设,以检察大数据战略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

(记者 闫景 叶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