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正之心 护百姓权益 ——汉中市检察机关扎实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
“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汉中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361件,支持起诉务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案279件、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案20件、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案11件……”近日,在汉中市检察院召开的“依法能动履职 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汉中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邵恭友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以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探索完善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职能,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画上跨省追薪的句号
“你们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年2月,略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一起跨省务工人员讨薪案件。因涉及人数众多、案件较为复杂,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建议务工人员向略阳县检察院提出支持起诉申请,并将案件线索移送略阳县检察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检察官认真梳理了案情。2021年3月,朱某领着陈某等21名务工人员到四川某项目务工。工程结束后,因工程结算差距较大,朱某等人与劳务公司产生纠纷,导致朱某等务工人员的工资被拖欠。考虑到涉案务工人员大多在外地务工,略阳县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县司法局进行了座谈,确定了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联合走访、以多元解纷方式快速调解案件的思路。
4月20日,略阳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赶赴四川,与朱某以及劳务公司负责人孔某见面,通过释法说理,促成当事双方达成和解。“看到务工人员拿到了被拖欠的劳动报酬,我心里的石头落下了。”承办检察官说。
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对务工人员等民事主体维权的支持起诉力度,将检察和解与公开听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司法救助等程序相衔接,构建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20年以来,汉中市检察机关办理涉务工人员支持起诉案279件,为652名务工人员追回被拖欠的工资452万余元。
三姐弟有了“新家”
“经市民政局研究,老二由市集中供养中心养育到成年,老大和老三的收养手续在走访评估后也可以立即办理,教体局还协调学校减免了她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孩子们特别开心。”近日,西乡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接到了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今年4月,西乡县检察院在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宣传活动时获悉,某村村民杨某某与妻子育有三个孩子。老三出生不到一年,杨某某的妻子便离家出走,不久,杨某某又因病去世,三个孩子无人照顾。检察官了解情况后,展开进一步走访调查,了解到杨某某妻子的父母也已去世,无合适亲属可以作为三个孩子的监护人。由于杨某某的妻子是否失踪没有法律手续认定,致使有意愿收养孩子的家庭也不能依法收养。
鉴于杨某某的妻子下落不明已满6年,西乡县检察院向县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支持三个孩子申请宣告母亲失踪。7月4日,法院依法开庭审理此案,当庭作出判决,宣告杨某某的妻子为失踪人口。判决生效后,西乡县检察院及时与民政部门对接,建议加快办理三个孩子由国家集中抚养或收养手续。
该案是民法典颁布后,西乡县检察院办理的首例“事实孤儿”宣告母亲失踪支持起诉案,有效推动了民法典确立的多元监护格局落实落地。
预付的钱要回来了
2021年11月,汉中市检察院率先探索制定《汉中市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检察支持起诉案件办法(试行)》,进一步拓宽案件类型,将支持起诉主体进行了扩充,也将消费者因预收消费款引发纠纷案件等类型案件纳入办案范畴。
2020年1月,汉中市民张某先后两次在陕西某信息公司的微信小程序上购买了面额为100元的加油券25张。在使用了两张加油券后,张某所购买的加油券便无法正常使用。张某多次联系客服商议退款事宜,但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今年3月,张某向汉台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汉台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陕西某信息公司在张某购买加油券后限制使用,理应解除合同退回未消费款项,但该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退款,严重损害了张某的民事权益。据此,汉台区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诉意见,依法支持张某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陕西某信息公司向张某退回加油券充值现金余额1981元。
近年来,汉中市检察机关将“办小案、暖民心”作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重要载体,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能动履职纾解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探索完善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职能,维护务工人员、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舒春娥 记者 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