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守平安 以法提质护稳定——汉中市汉台区以高质效政法工作保安全促发展
从广袤乡村到市井街巷,“枫桥经验”之春风吹遍汉中市汉台区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画卷映衬出平安汉台、法治汉台的美好图景。
2024年,汉台区政法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平安汉台建设根基,扎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平安建设的底色更足,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强。
凝心聚力护平安
“民警同志,我遭受了电信诈骗,请你们帮帮我。”1月8日,刘先生打来电话向公安汉台分局汉中路派出所求助。接警后,民警迅速对涉案银行账户采取紧急止付等措施,为群众追回被骗资金8022元。
平安是发展的根基。2024年以来,汉台区政法系统推动社会治理和司法体制改革,细化工作流程,全面构筑安全屏障;召开工作推进会,广泛征求涉改单位意见建议,修改完善改革谋划事项,确定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体系3大改革事项,同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推进涉改单位工作落实。
汉台区牢固树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做实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推动“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全覆盖,以派出所社区民警为主导,打造辅警、警务助理、治保会、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在内的“1+N”社区警务团队,发展和壮大平安类社会组织和平安志愿者队伍,着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警民联治联防联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办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153件,全部顺利办结。
夯实基础保稳定
加强妇女儿童司法保护、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空间犯罪……汉台区各政法机关准确把握平安建设科学内涵、本质要求,结合职能为平安汉台贡献法治之力、筑牢稳定之基。
抽丝剥茧、化解干戈,一件件矛盾消解于未然,绘就了基层善治的新“枫”景。汉台区委政法委推动区、镇、村三级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平安建设领域制度建设,命名9个村为“平安村”,发挥典型带动效应,形成以点带面、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各政法机关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打造“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诉前。以“镇”守平安十条措施为着力点,做实做细二级网格体系,科学划分一级网格1685个、二级网格10638个,制定完善网格(长)员管理办法,统一规范建立“1+3+N”风险台账,加大网格走访力度,收集基础数据,关注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各类信息,持续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法治护航助发展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结涉“三农”、扶贫领域和农民工工资纠纷172件,帮助农民工追回327.64万元;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0件次,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率和“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率均为100%;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全区222个村(社区)覆盖……过去一年,汉台区政法系统把政法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职担当、与法同行。
“感谢法官帮我解决燃眉之急,我心中的顾虑也打消了。”2024年12月24日,汉中某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向汉台区人民法院西郊法庭法官连声道谢。几个月前,汉中某混凝土公司因合同纠纷将外省某建筑公司诉至法院。因该案事实清楚且法律关系明确,承办法官及时通过诉前调解,促使某建筑公司一次性履行34万余元涉案款项。
群众诉求及时得以化解直接反映平安汉台、法治汉台的建设成效。汉台区始终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化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审结建设工程、买卖、商品房预售、物业服务合同等纠纷5121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投资融资等纠纷2700件,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社会共建共享,全民学法重在日常。汉台区围绕务工返乡、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扎实开展民法典等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024年以来,全区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资料、宣传品10万余份,接受法律咨询5000余次,发布网络普法信息200余条,参与网络普法答题1万余人次。(记者 张大鹏;通讯员 肖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