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机制 激发新动能 ——紫阳公安锻造队伍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
7月18日,安康市紫阳县半亩茶园景区的观山茶室里,飘散着清雅的茶香,来自成都的游客王女士观山景、品香茗,尽享惬意时光。“无论是茶乡文旅活动现场,还是大街小巷,都能见到警察的身影,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王女士对紫阳社会治安这样评价道。
紫阳县公安局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铸忠诚、严打整治保稳定、规范执法守公正、服务中心促发展、从严治警锻铁军,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5月7日,紫阳县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县级执法示范单位”,这是继2022年5月该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之后第6次获得公安部表彰。
党建引领 锻造公安队伍
“在聚力建设平安、法治、幸福紫阳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传承英烈精神,奋勇前进……”近日,紫阳县公安局在东山烈士陵园举行“致敬革命英烈、铭记忠诚警魂”主题活动,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关顺代表青年党员民警庄严承诺。
在队伍建设中,紫阳县公安局始终把政治建警摆在首要位置,升级打造“双品培验”政治建警现代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六项学习教育”,建立“第一议题”制度,让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紫阳县公安局依托芭蕉亭革命遗址等宝贵的红色资源,组织民辅警看展览、听党课、学党章,激励民辅警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进力量。
“我们始终把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贯穿从严管党治警全过程、全链条。”紫阳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谭简说。
持续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组织“公安心向党、护航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六抓六比”双竞赛、打造“六讲六表率”教育实践工程……紫阳县公安局通过一次次实践,筑牢民辅警的思想根基,先后培树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关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王永波、杨松等一批先进典型。近4年来,全局共有68个集体、580余人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紫阳县公安局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公安厅确定为全省公安党建联系点。
打防结合 护航辖区发展
“我收购的80多斤鲜春茶被盗了……”5月初,向阳镇居民王某打电话报警。接警后,向阳派出所所长杨关顺立即赶到王某家中进行调查。经过勘验现场、走访群众、调取监控,公安机关很快将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追回了被盗的茶叶。
茶产业是紫阳县的富民支柱产业。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6万亩,茶企、茶厂有440余家,销售市场以陕西和西北为主,辐射全国十几个省份。针对茶产业发展,紫阳县公安局创新“重点项目警长”“警长+法律顾问”等机制,设立企业警务室9个、警企联系点31个,遴选71名“项目警长”、23名法律顾问进驻70个重点项目和155家“五上”企业,全力护航企业发展,助力茶农增收致富。
在紫阳经营茶企的卢某表示,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开展的一次次专项行动,让企业有了安全感,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近年来,紫阳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等专项行动,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连续4年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两升两降”目标。“四位一体”全民反诈工作经验被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推介。
此外,紫阳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基层治理。蒿坪派出所“老李调解室”被授予“全省枫桥式调解室”。2024年,群众对紫阳的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公安队伍满意度分别为99.11%和99.41%,再创新高。
深化改革 提升服务效能
完成17个派出所办案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市局-县局-所队”互联互通;荣获全省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公安局、全省执法示范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建设应用成效突出单位”;法制大队被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这是紫阳县公安局在推进公安工作改革中交出的成绩单。
近年来,紫阳县公安局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案管中心智能化、规范化建设作为法治公安建设的总抓手,建成集一站式办案、智能化管理、全要素记录、全流程监督于一体的全省一类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后,我们通过建立‘大数据+智能化+大整合’以及‘办案+管理+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中心的应用效能。”紫阳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杜广军说。
紫阳县公安局还不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出台了《户籍窗口24项便民服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等,6万余项公安事项实现“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办理。17个派出所建设了暖心会客厅,让群众办事暖心又舒心。
“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面激发‘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战防联动’新动能,忠实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谭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