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司法担当 绘就平安画卷——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按照商洛市委、市委政法委工作安排,商洛中院充实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完善机构设置,强化机制建设。党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问题,分管院领导深入包抓县区,深度对接平安建设工作;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明确总体思路、重点工作和责任部门,推动平安建设高位推进、落细落实。
10月26日,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分管平安建设工作的副院长陈彩喜一行到柞水督导诉源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
聚焦主责主业 筑牢平安基石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商洛中院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犯罪,2022年审结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案件209件;妥善审理金融、保险、民间借贷等案件4072件,有效化解重大债务和社会稳定风险。该院对涉诉信访案件进行排查,甄别研判、建立台账、妥善化解。商洛中院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守护老年人“钱袋子”,刑一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先进集体”。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商洛中院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报制度,应诉率为93.81%;全力破解执行难题,开展“秦岭风暴·2023”等系列执行行动,深化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执行联动,着力解决“财产变现”难题,全市法院专项行动共出动干警667人,执结1134案,执行到位金额3769.24万元。该院还部署开展联企送法“双百”活动,多项工作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延伸司法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
10月26日,深秋的秦岭山区阴雨连绵,寒意渐浓。一辆警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行驶。车上,商洛中院民事审判团队的法官干警检查着开庭前的工作事项。为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主审法官带着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一行,赶赴130公里外的山阳县漫川镇一处偏远村庄,采用巡回审判方式,入户审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
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这是商洛中院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减少群众诉累,便利群众诉讼,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例证。
7月27日,涉及刘某某、冀某某等54户200余人的系列拆迁补偿纠纷,在商洛中院承办法官李军宏的协调下,得以实质性化解,达到了让群众满意、政府认可、社会肯定的良好效果。“相较于诉讼,非诉解纷更具温和性、灵活性,往往能够兼顾情理法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谈起该批纠纷,李军宏说。
商洛中院坚持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突出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高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年平均网上立案3958件。服务市域治理创新区建设,该院积极开展诉源治理和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推动商洛市“1+N+1”多元解纷机制落地实施。全市法院成立6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诉前调解3628件,调解成功2555件。该院加强弱势群体诉讼权益保护,依法为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294.47万元,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28件165人,以温情司法温暖人心,获评“陕西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
多样普法宣传 营造法治氛围
10月29日,商洛中院走进迎宾路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暨“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该院审管办主任、四级高级法官张瑞针对群众关心、贴近生活的身边事,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了关于民间借贷、婚姻继承、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居住权、共同饮酒责任承担等相关法律知识,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好评。
商洛中院组织法官干警深入社区、校园、企业等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接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现场讲解涉法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他们积极宣传平安建设工作,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当前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商洛中院还组织开展了“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干部职工及媒体记者600余人走进法院,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守护绿水青山,拍摄的微电影《我的秦岭我的家》获评全省政法系统“三微”比赛三等奖。
(周驹 任丹江 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