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诉源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商南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开展“一村一法官”工作侧记

“太感谢你了!你主动加入我们社区工作群,多次转发民事纠纷经典案例和法律知识,给我们工作增添了很大助力。尤其是最近调处的几起离婚纠纷,多亏了你的指导。”2月27日,富兴社区主任汪前斌对驻社区法官助理孔赛说。汪前斌说,驻村(社区)法官制度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加入社区工作群以来,孔赛不定时转发经典案例,并对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问题多次提供法律咨询,还不断宣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能动司法+诉前调解+深入基层+诉源治理”工作,积极发挥法官工作室能动司法、贴近基层、走进群众的优势,逐步形成“网格覆盖无死角、纠纷调处不延迟、服务下沉零距离”的诉源治理新模式,商洛市商南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创新工作举措,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展“一村一法官”工作。依托法官工作室,法官及法官助理深入基层,将解纷关口前移。

“徐庭长,上次关于民法典的法律讲座群众反响非常好,大家都觉得非常实用,尤其是关于民间借贷纠纷中利息计算和担保责任这方面,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希望你以后常来给大家讲讲……”2月23日,立案庭庭长徐铭雪走访南大街社区时,社区干部如此说道。

南大街社区位于商南县城中心地带,有居民2825户,实住人口10835人。徐铭雪自2023年10月被调整为该社区的驻社区法官后,多次通过电话、微信和实地走访的方式与社区干部对接,了解社区在社会治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设立南大街社区法官工作室,多维度进行普法宣传。在此次走访过程中,徐铭雪与社区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社区当前矛盾纠纷的化解情况,并就今年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与社区干部进行了交流。

在郭家村,驻村的法官助理就反诈常识、婚姻家庭、继承、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法律知识向群众进行宣传,并进一步宣传法官工作室服务理念、工作内容及诉源治理相关内容,把法律法规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听得见法治声音、感受到法治氛围,让诉源治理工作渐入人心、更接地气。

在碾盘村,驻村的法官助理武永亮进村入户开展案件回访,掌握村民的急难愁盼、司法需求和法律疑惑,对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问题或意见建议,进行办理跟踪、反馈总结,最大限度回应群众关切。

“刘支书,前段时间调解的那几起纠纷现在履行情况怎么样?”“黄法官你好,多亏了你们指导调解,那几起纠纷当事人已经履行完毕,事情现在都已经平息了。”“县上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法院速裁团队入驻了,以后有问题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解决……”1月初,清油河社区法官工作室,法官助理黄娟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和其包联的社区干部进行了交流,还宣传了商南法院在诉源治理方面的工作举措和诉调对接机制。

2023年以来,商南法院立案庭法官和法官助理深入村(社区)走访问需、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诉前调解纠纷529件,极大地发挥了法官工作室能动司法、贴近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法官工作室的设立和运行,是法院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支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司法需求,是将矛盾纠纷妥善处置化解在基层和诉前、将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推进诉源治理以及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的有效举措。商南法院将依托法官工作室,进一步深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司法服务的靶向性和实效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汪小莉 记者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