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弘扬英雄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编者按:

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赢得了伟大胜利,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记者采访了我省3名抗美援朝功勋模范,了解他们战斗岁月里舍生忘死、英勇奋斗的故事,了解他们平凡岗位上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让我们在学习英雄事迹中坚定信念、汲取力量,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浴血奋战建奇功 忠诚担当守初心

——记上甘岭战役“特等功臣”蔡兴海

1.png

蔡兴海年轻时身着军装的照片。记者 刘芊羽翻拍

2.png

蔡兴海与黄继光、邱少云同受表彰的记功命令。 记者 刘芊羽翻拍

在咸阳,有这样一位抗美援朝老英雄: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率领一个班的战士,歼灭敌军400余人,和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一同记功受奖。转业回家乡后,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他就是被荣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的志愿军——蔡兴海。

自创“打空爆”

9人歼敌400余人

1949年12月,18岁的泾阳县小伙蔡兴海光荣入伍,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1952年11月2日,我志愿军已与美军在上甘岭对峙了半个多月。当晚,志愿军第三兵团十二军三十一师九一团八连四班副班长蔡兴海,奉命带领全班战士进入597.9高地主峰最前沿的九号阵地,英勇指挥全班作战,采用手榴弹、手雷、爆破筒“打空爆”的办法,对付美军进攻。

“‘打空爆’需要一定技巧,比如把手榴弹引线拉开后握在手里两秒钟再扔出去,使手榴弹在敌人头顶上爆炸。”蔡兴海表示,这种方法虽然杀伤力很大,但操作时十分危险,如果扔晚了,手榴弹可能会在手中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战斗中,为了避免战友们的失误操作,导致误伤,他向战友传授“打空爆”的诀窍。同时,他还针对敌人的进攻情况,及时分析敌人意图,提出敌变我变、灵活作战的战术。

在一天一夜的激战中,连长3次要派兵增援,蔡兴海都以阵地无工事依托、兵多徒增伤亡为由婉拒。最终,这支9人队伍,仅以3人轻伤的代价,打退敌人7次进攻,共歼敌400多人,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志愿军小兵群作战的范例。

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许世友1953年6月1日签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记功命令(功字第五号)》,至今被蔡兴海仔细留存着。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但清晰可见“经志愿军政治部四月八日与二十三日批准:在上甘岭战役中创有特殊功勋、对作战胜利起有决定作用、堪为全军榜样与旗帜的黄继光等五同志改记特等功或改授英雄称号……邱少云改记特等功一次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十二军三十一师九一团八连四班副班长特等功蔡兴海授予二级英雄称号”的字样。

坚守初心

永葆军人本色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蔡兴海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西藏工作。在3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蔡兴海还参加过西南剿匪、西藏平叛等,先后10多次立功受奖,5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他却从不以这些荣誉自傲。

1982年蔡兴海转业回家乡咸阳工作,继续发扬军人优良作风,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先后任咸阳地区木材公司党总支书记、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等职务。

蔡兴海在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工作时配有车辆,但平时不论是外出办事,还是返回老家泾阳,他都会坚持骑自行车或是乘公共汽车;有时不得已因私事用车,他也都按规定交油费,绝不损公肥私。1984年12月至1990年5月,蔡兴海共因私事使用公司车辆9次,交油费163元。

1985年11月,蔡兴海所在的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准备建一座营业大楼。闻讯后,蔡兴海的一个在建筑队工作的老部下兴冲冲地找上门来,想承包建大楼的项目,并许诺送他一台彩电和4000元作为劳务费,当场就被蔡兴海严词拒绝。后来,蔡兴海的大哥也前来说情,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底线,没有答应大哥的请求。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缩影。志愿军部队涌现了大量的战斗英雄和功臣,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尊严。”为了纪念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1931年5月出生的蔡兴海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上甘岭战役中那个特殊的日子——11月2日。

如今,蔡兴海已经90岁高龄,他认为自己只是战争年代一名很普通的战士。“我的荣誉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也归功于参战的所有同志,特别是归功于战斗牺牲的同志。正是战友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我的生存,所以我会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发挥余热,这也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戎马半生英雄气 红色基因代代传

——记陕西最美退役军人吴秀仓

吴秀仓的勋章、奖状无数,其中还有一枚朝鲜军功章。 记者 刘芊羽摄

吴秀仓为青年人讲述自己抗美援朝的亲身经历。 咸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10月15日,在咸阳市淳化县方里镇方西村,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吴秀仓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依然铿锵有力、慷慨激昂。他挥着拳头打着节拍,胸前的军功章叮当作响,眼里满含热泪,仿佛又回到当年跨过鸭绿江的日子。

70年前,吴秀仓义无反顾地入朝参战,是一名征战沙场的铁骨军人,荣立三等功一次;离休之后,他又义无反顾地奔赴学校演讲,成为关心下一代的热心老人,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及“陕西最美退役军人” 等称号。

一路走来,吴秀仓始终无怨无悔,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和国军人的风骨与担当。

戎马半生

用知识为国家护航

1951年11月,21岁的吴秀仓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吴秀仓回忆,当时的行军之路并不是那么容易。“在入朝行军途中,美军的飞机经常在空中轰炸,但是我们不怕,时刻准备投入战斗。”看到身边的战友倒在战场上,除了心痛难过,吴秀仓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加坚定。

“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七团三营七连的文化教员,负责教战士们英语、朝鲜语等外国语言,进行战场喊话。”几十年过去了,吴秀仓仍然能用高亢有力的话语进行英语喊话。

吴秀仓在工作中积极肯干、不怕困难,战士们学习战场喊话积极性也很高,而且基本上张口就能说。1952年6月吴秀仓荣立三等功一次,获朝鲜军功章一枚。

“1952年7月7日,部队命令我们三十几个士兵返回祖国。一听到回家,大伙都喊不愿意。还没有在朝鲜打败敌人,怎么能走?”这三十几个人中,有些是高中生,有些是大学生。部队要求他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因为他们都属于军营中的知识分子,为了让他们学习更多知识,才决定将他们调回祖国。

1952年7月回到祖国后,吴秀仓被分到了原大连海军学校学习,1958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东海舰队,1960年调至东海舰队联校。1963年6月,他转业到淳化县供销联社任职,直至1984年离休。

行程3万多公里

为爱国主义教育发光发热

从1984年起,淳化县的乡间小路上,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

“我要关心祖国下一代,做一个校外辅导员,把我的余生献给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离休后本该安享晚年的吴秀仓,凭借懂外语、能画画、爱唱歌、善演讲的过硬本领,常常深入中小学讲革命故事,用故事引发兴趣,用绘画启迪思维,用歌曲表达情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身着军装,胸佩军功章,肩挎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旧黄布包里装上干粮、书籍和各种资料,一走就是好几天,常常结束了这所学校的演讲,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所学校。

1999年“五四”青年节前后,吴秀仓背着7个烧饼,从方里镇出发至十里塬、北城堡、官庄、黄甫等地作辅导报告。两天的时间,他步行翻越10条沟、200余公里,作了8场报告。

37年来,吴秀仓不论路途远近,一年到头至少把四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为学生们辅导学习,作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报告等活动上。他累计往返行程3万多公里,到过398所中小学。据不完全统计,吴秀仓已作报告讲座1500余场次,听众达10万余人次。

“这辈子最有意义、最自豪的事是当了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吴秀仓深情表示,今天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

“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能活到91岁,已经很不容易了。今后我还会坚持把红色革命故事讲给更多的学生听,让学生们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吴秀仓激动地说。

痛失右臂志弥坚 三尺讲台铸师魂

——记抗美援朝战争三级伤残军人王秉礼

王秉礼佩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心情无比激动。(记者 刘芊羽/图)

王秉礼的“复原建设军人证明书”里,提到他的参军情况。(记者 刘芊羽/图)

“17岁那年,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永远地失去了右臂。但是能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我这一生就没有白过。”10月19日,头发花白的86岁老兵王秉礼回忆起当年战火纷飞的日子,仍然激动万分。

王秉礼兄弟姐妹4人,家境贫寒,他10岁时母亲就去世了。1949年,年仅14岁的王秉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制革厂参加工作。1950年,王秉礼和哥哥一起报考了军校,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光荣参军

16岁青年踏上战场

1951年6月,16岁的王秉礼和哥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兄弟俩随部队跨过鸭绿江,王秉礼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二分部汽车八团三连当司机。“很多人都问我,当年那么小就上了战场,怕不怕?”王秉礼的话语掷地有声,“我在丹东第一次听到敌机来袭响起的警报声时,心脏还紧张得突突直跳。后来看到朝鲜一片废墟,看到前方战士们不顾性命地流血拼杀,我就一点都不怕了!”

在抗美援朝艰苦作战期间,王秉礼和战友们筑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他们不仅要把弹药和补给运上前线,还要把伤员运送回来,一路上要通过几十道封锁线。

“那时敌人的飞机非常猖狂,天亮时就贴着山坡来回飞,天黑后便会投放照明弹进行侦察。”王秉礼说,当时他和战友们只能白天在防空洞睡觉休息,等到天黑后驾驶汽车执行任务。一旦发现敌机来袭,就要原地熄火、停止前进。“如果被发现了,轰炸就会接踵而来。战斗紧张时,运输部队一个排四五十人把物资运上前线,最后只有两三个人回来。”他说。

1952年夏季的一天,王秉礼接到任务向前线运送大米。在驾车过敌人封锁线的时候,被敌机的炸弹炸伤。“被炸时我只感到身体像触电一样麻,再睁眼醒来就已经到朝鲜人民军医院了。医生告诉我,我的右臂如果不截肢就会有生命危险。为了保住性命,17岁的我只能流着泪让医生从肩胛骨那里截去了右臂。”说着,王秉礼的眼睛红了。

身残志坚

38年坚守三尺讲台

在即将到达丹东的伤员专列上,截肢重残的王秉礼还兴奋地喊着:“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来了!我的亲娘!”但转到佳木斯解放军医院住院时,他想到未来的生活,陷入了悲伤。他时常在心里问自己:“我只有17岁,就成了重度残疾,失去了劳动、工作能力,今后可怎么活呀?”

好在这时,部队首长劝慰王秉礼,并送给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到书中主人公保尔作为一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都能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进行文学创作,王秉礼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我这么年轻,虽然失去了一条胳膊,但是口还能说、腿还能走,难道要国家养我一辈子?”王秉礼不想给党和人民添负担,不想让老父亲担心难过。他写下“身残志不残,革命意志坚,只要心跳动,不怕千万难”的座右铭,决心向保尔学习,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王秉礼凭借着坚强毅力,学会了用左手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奋发学习文化知识,1956年3月退伍后考入原陕西师范学院学习中文。毕业后,他先后在西安市的两所中学从事教育工作38年,直至1995年11月退休。

“教学中,我经常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讲到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我都会讲起抗美援朝战争情况和我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按要求在课后背诵全文。”王秉礼告诉记者,现在每逢建军节、国庆节,都有不少学生会给他打来电话,送上祝福。

“革命成功来之不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在纪念抗美援朝伟大胜利71周年之际,王秉礼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努力学习本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记者 刘芊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