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 回应群众关切——写在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揭牌之际

“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新区法院的成立将使我们的执法工作进一步顺畅、多方对接进一步高效,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12月17日,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张波接受采访时说。

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即将成立,这将开启服务国家级新区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

2024年1月8日,省委政法委组织召开西咸新区司法管辖专题会,筹建西咸新区人民法院被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在筹备过程中,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协调推动新区人民法院设立。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这也成为西安市政法机关纵深推动“两行动、两措施”落地见效的成果之一。

西咸新区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核心区、秦创原总窗口所在地,是陕西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要求,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承载区,也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国家战略赋予的建设“我国向西开放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使命。

西咸新区正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盯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民生福祉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也对司法保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西咸新区人民法院的成立不但有利于新区当事人诉讼,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也有利于统一案件的司法管辖、统一裁判尺度,快捷高效服务人民群众。此外,西咸新区人民法院还可以充分发挥两地审判机关和管委会职能作用,延伸司法职能,在源头治理、多元解纷上强化诉讼服务、加强院地联动。  

“西咸新区法院的设立让群众在遇到法律纠纷时,可以就近向法院提起诉讼,减少了群众的不便和诉讼成本。”空港新城党群中心干部张咪介绍,法院还可以通过公开审判、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就近为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法律服务。

西咸新区拥有科创中国、城乡融合、云计算服务创新、大数据方向新型工业化基地等20项国家级示范试点,也是秦创原总窗口所在区域,与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大部重合,是实现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需要司法机关在金融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专业的司法服务。西咸新区人民法院的设立,有利于对法院牵头的营商环境指标进行更好地统筹、整合、优化,有利于更好服务保障“西咸融合”战略、更好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服务保障西安发挥“西部示范”作用。此外,该院的设立也是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提高审判质效、优化投资软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整合新区内案件,汇聚高素质法官审判团队,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有效应对挑战,让纠纷案件的处理更加高效快捷……西咸新区人民法院的成立,补齐了西咸新区的司法拼图,形成法检协同、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设立西咸新区人民法院,能更便利、更专业、更及时为基层调解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底张街道人民调解员张广科表示,有了西咸新区人民法院,群众有疑难法律问题和邻里纠纷,可以在家门口得到更加权威、更加专业的解释化解,减少基层矛盾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西咸新区人民法院的成立,开启了公检法合作联动、齐心共进的法治西咸新篇章。(记者 董永军)